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爱慈心助苍生
26尊太极雕塑受损严重
网眼拍客
从中医角度谈中风
期待更多“橘子地图”式公共服务
医生的“红包”
抓住“两点一线”,斩断雇用童工利益链
世相漫话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医生的“红包”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靳先生4岁的儿子在安徽省南京市儿童医院治病,为表达感谢,他硬塞给主治医生张志华5000元钱。张医生没有当面拒绝,之后将钱存到孩子的医院账户中,冲抵了住院押金。张医生说,用这种方式退钱,已是医生们的默契。治病救人,医者情怀。病人家属要不要用送“红包”的方式对医生表达“谢意”呢?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风开季节:很多时候,病人家属送“红包”就是担心医生不全力而为。张医生收下“红包”,并巧妙退还,是一个缓解医患关系的好办法。

  @不知潇湘在何处:患者家属之所以送“红包”,是因为对医生缺乏信任,而近年来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剧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因此,很多患者家属送“红包”就是为了求个安心。该事件中的张医生巧妙化解了这种尴尬,用“明收暗退”的办法让患者家属安心,也使自己免受干扰,体现了医生的医德和智慧,此举不仅能改善医患关系,还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云盅慢步:通常情况下,患者家属会在手术前给医生送“红包”,一是希望得到更好治疗,二是基于对医生的不信任,希望医生全力以赴。我认为,医生应以高超的医术赢得良好的口碑,用行动净化医疗环境。

  @三七锦: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充满感激之情可以理解,但没有必要送“红包”,毕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职工作。送“红包”会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广大医生都能像张医生那样坦然面对、从容处理类似问题,医患关系自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益昌人:张医生暂时收下患者的“红包”,一是为了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二是避免患者有更多想法和行动,然后再巧妙地退还“红包”,充分体现了张医生的智慧和胸怀。好医生永远值得人们敬佩。

  @刚柔v:医患关系处于今天这种尴尬境地,原因有很多,医患之间相互不信任也属正常情况。张医生如此处理“红包”避免了医患之间的诸多尴尬,能够改善医患关系,使医德医风向好的方向发展。

  @小汤圆的百变小屋:患者家属不应该将送“红包”当成感谢医生的主要表达形式,感谢医生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比如手写感谢信就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显得更有诚意,不仅是对医生的尊重,更对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有积极作用。

  @卯日星官957:医生面对患者家属的“红包”,可以采取“迂回战术”退还。因为当面拒绝患者家属,虽然能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多少会在患者家属的心理层面产生一些“副作用”。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广大医生都应该像张医生学习,以婉转的方式拒收“红包”。我认为,拒收“红包”的方法得当,医患关系会更和谐。

  【下期话题】

  超市的“有偿寄存”

  近日,市民李女士到市太行路与普济路交叉口附近的某家超市购物,售货员向其推荐一种食用油,说此油当天搞活动,比较便宜。李女士心动了,决定买一件。但因一件食用油太重搬不动,李女士想等老公回来再买。售货员说,可以先存到超市服务台,回头方便时再来领取。将物品存放在超市服务台几天后,超市工作人员却告诉她得缴纳隔夜费,不缴费用东西不让取走。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