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传承苏家作龙凤灯寻路
创新引领解放区文化惠民新风尚
让绞胎瓷重放异彩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1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绞胎瓷重放异彩
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焦作市元昊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许小平携一批绞胎瓷艺术精品——“山水绞胎”抵达北京。

  当这批绞胎瓷艺术精品展示在我国著名美术工艺大师韩美林的面前时,他被绞胎瓷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并对其制作工艺赞叹不已。

  随后,韩美林与许小平达成合作意向,许小平将用绞胎瓷工艺制作韩美林的作品。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糅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其源于唐朝,兴于北宋,北宋时期已达到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花如锦、凝如脂、润如玉的艺术境界。千余年来这一技艺在焦作境内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焦作当阳峪窑群区域,故称当阳峪绞胎瓷。

  绞胎瓷是一门文化,更是一门艺术。绞胎瓷是唯一能够做到表里如一、内外通透、一瓷一品的陶瓷品种,有“瓷中君子”之美称。许小平深深懂得其中的奥秘,苦苦探索了10多个春秋,在继承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制作出了巨型仿古绞胎瓷羽毛纹碗,其瓷质优良、晶莹亮丽、银光闪耀,高达20厘米,碗口直径大约40厘米,是目前国内体形最大、艺术品位最高的当阳峪仿古绞胎瓷碗。

  “山水绞胎”得到韩美林的青睐并非偶然。“山水绞胎”是许小平多年潜心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元昊绞胎瓷与传统作品的不同就在于绞胎工艺呈现的效果,已由传统的纹理创新为一幅幅鲜活的山水图画,完美地再现了当阳峪绞胎瓷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河南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刘合心说,许小平在掌握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创新的道路。元昊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的绞胎产品还受到了著名陶瓷专家叶喆民、吕成龙的高度评价。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