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邱利荣)连日来,示范区对标先进、明确目标,找准定位、注重实效,力求以“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对标先进,明确未来三年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示范区着力解决好“学什么”“差在哪”“怎么干”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许昌、南通、扬州三地注重壮大集群、注重开放招商、注重城市品质三项经验中,找出自身与三地及省内其他示范区在思想观念上、发展速度上、创新驱动上、开放招商上、城市建设上、精神状态上、执行能力上的差距,找准坐标、明确定位,确定建设“五个示范区”战略目标。各级各部门研究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三年行动计划。当前,全区上下切实把“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与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对各自工作进行全面的“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力争实现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明确导向,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示范区树立正确导向,突出实干导向、基层导向、廉政导向,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持续抓好作风建设,广泛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由纪检、人事部门对照各自职责,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拿出具体办法,健全督导追责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加大督查力度、增加督查频次,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当好表率,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持续转变作风,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协力攻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保障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攻坚克难,推动重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示范区强化产业支撑,通过强化工业主导、加快三产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等,进一步抓龙头、延链条、创品牌、建集群,筑牢夯实产业基础;突出项目抓手,加快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强化项目谋划,通过不断提升项目建设速度,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改革创新,通过抓好国家高新区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加快金融创新等,提升全区创新示范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抓住市里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的机遇,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尽快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报批及各类专业规划编制,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生态水系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工作。
紧盯当前抓落实。示范区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和区定重大项目,抓紧推进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接替;善始善终地抓好“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以国务院安委会巡查为契机,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坚决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坚持好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等制度,及时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