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甘为劳动者解难题
一个法官的“中国梦”
善解百姓千千结
身披法袍的“女汉子”
柔肩担道义 巾帼赤子心
追求法律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市中级法院官方微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解百姓千千结
——记温县法院赵堡中心法庭副庭长樊世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温县法院赵堡中心法庭副庭长樊世凯(右)。
 
   

  本报记者 焦 娇

  人物档案:

  樊世凯,男,1985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1年进入温县法院工作,现任该院赵堡中心法庭副庭长,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标兵、调解能手,并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耐心、细心、爱心,这是樊世凯身上最明显的特质。5年的基层法庭工作中,他用耐心、细心、爱心对待当事人,为法律赋予了温度,也让百姓感受到了真情。因此,赵堡镇的老百姓都知道赵堡中心法庭有一位“耐心法官”。

  “我见过不少当事人,来找世凯时都是怒气冲冲,走时就心平气和了。”赵堡中心法庭庭长姚素青说,樊世凯见人都是面带笑容,调解时也极具耐心和爱心,总能融化当事人心头的坚冰。

  2016年1月31日,赵堡镇某村的赵老汉愁眉不展地来到法庭,起诉1个儿子、5个女儿不尽赡养义务。樊世凯接手此案后,第一时间和赵老汉的6个孩子取得联系。原来,因为赵老汉未将财产平均分配给6个子女,使子女之间产生了矛盾,才导致他无人赡养。第二天下午,赵老汉的子女陆续来到法庭,樊世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法律、讲事实、讲亲情,长达6个小时的劝说,终于唤起了赵老汉子女内心对父亲的爱。最终,他们同意按月轮流照顾父亲,每月共给父亲600元赡养费。

  “法院是基层社会矛盾的回收站,老百姓找你就是想要个说法。”樊世凯字字恳切地说,“当好法官,就要有一颗爱民之心。只有用真情去感动人,老百姓才会信任你。”

  在他看来,“案结”只是个逗号,“事了”也仅是个分号,“人和”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他借鉴温县“太极法官”王卫东的办法,用太极原理来调解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调解不是简单的和稀泥、踢皮球,而是需要引导、疏通,就像打太极拳一样,需要借力打力、刚柔并济、四两拨千斤,根据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当事人,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樊世凯深有体会地说。

  用心倾听每一个人的诉求和委屈,用心感悟每一个人的叹息和眼泪,樊世凯在司法为民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力量。身着法袍,一言一行恪守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手握法槌,起落间彰显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樊世凯以他特有的耐心与坚持,让生命在对法官职业的崇高追求中更加灿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