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发展就是比环境,抓发展必须抓环境。
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文化内涵、精神状态、行政效能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毫不夸张地说,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而这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定律”。
许昌、南通、扬州三市经验告诉我们:环境就是竞争力。
许昌、南通、扬州三市经济之所以能够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职能转变到位,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创新创业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规范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信文明的人文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南通大力简政放权,成为国家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并在全国首家成立地市级行政审批局;南通人大专门立法设立了“企业家日”;扬州每年都出台服务企业发展的“二号文件”。
三市各级各部门既是对外招商引资的“高手”,又是为客商排忧解难的“能手”,形成了服务经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营造了高效、快捷、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发展环境问题,是焦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比发展就要比环境。从发展环境方面看,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储备与需求矛盾突出,大气和水污染加重、环境容量超载,企业融资难度大、担保链风险大等问题普遍存在,服务环境不优、工作效率不高、干部不敢担当的现状亟须改变。焦作经济社会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从简政放权方面看,有的部门表面上权限已经下放,但执行中却没有真正放权松绑;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一些公务员不敢吃、拿、卡、要了,但事也不想办了,不想为、不敢为、不作为等现象比较突出;企业和项目周边甚至还存在干扰、阻工和强买强卖等现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求我们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尽管市委、市政府三令五申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但党政机关的“四难”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屡禁不止;尽管市委、市政府多次削减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但一些部门变相收费的项目却在悄悄增加;尽管市委、市政府一直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但“顶风作乱”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少数部门和公务人员,一方面拿着来自纳税人的工资,一方面又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纳税人吃、拿、卡、要,受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驱使,把投资者和经营者当“唐僧肉”,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阻碍了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入。
我市在资源、交通、劳动力等方面有先天优势,但为什么不能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热土?招商引资的效果为什么不明显?答案的关键还是环境问题!可以说,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市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瓶颈。
顽症不治,外商难留;恶习不改,形象难树;环境不优,发展无望。对此,我们必须痛下决心,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决根治阻碍发展的各类顽症,扫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是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生产力和竞争力。
发展靠什么?除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外,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打基础。这个环境既包括能源、交通、通信等“硬环境”,也包括政策、服务、社会信用、法治建设等“软环境”。但在当前区位、交通、政策等要素逐渐趋同的形势下,“软环境”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只有“种”好发展“软环境”这棵“梧桐树”,才能引来优质生产要素、优秀人才和优质产业的“金凤凰”。
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学习借鉴扬州、南通“企业家为大”“服务至上”的做法,牢固树立“良好的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讲怎么办、少讲不能办,努力做到掌握情况主动办、跟踪服务及时办、克服困难想法办,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习气,坚决消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中梗阻”现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养商”的发展环境。
强化服务措施。要以建设全国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在“少”“快”“好”上下功夫。“少”,就是减少审批环节、收费项目和收费金额,坚决杜绝少收或多收、巧立名目乱收乱罚以及直接和变相违规收费等现象;“快”,就是进一步完善联审联批、全程代办、绿色通道等机制,认真落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等措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好”,就是提供精细精准、有针对性的服务,避免简单化和大而化之,确保服务质量高。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支持就是工作、保护就是责任、服务就是义务”工作理念,在服务企业上,既不能脱离法律法规为企业乱办事,更不能怕担责任拖着问题不解决。要敢于担当,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打造高效优质投资环境和服务型城市。
强化服务保障,完善服务机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坚持联审联批、模拟审批、绿色通道等审批制度,完善网上申报、全程代理等服务机制,切实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先进制度体系。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看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服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和工作范围,将各自承担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办理效果和奖惩措施向社会公开承诺,尤其对外来投资者,更要注重承诺的质量和兑现的时限。承诺是一种信誉、一种约束,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必须予以落实。凡服务承诺上规定的事情,要认真兑现,有诺必践,一诺千金,取信于民。
建立责任担当机制。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发展,形成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研究建立容错机制、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在市级领导和县级一把手中营造敢于担当的工作氛围,在县级副职和科级干部中营造敢于作为的工作氛围,在企业家队伍中营造敢于做大的干事氛围,在全市汇聚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强大正能量,使焦作经济社会早日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强化要素保障。在土地上,要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充分利用好用地指标,做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向工业用地倾斜,重大工业项目优先列入年度计划;要建立政府基金投入机制,财政牵头,尽快研究出台设立我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相关办法,整合涉企发展资金,用好工业应急转贷资金,扩大专项基金规模,支持产业发展。
引进一个人才,可以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的理念,在继续落实好“焦作英才588计划”的同时,抓紧研究出台引进人才和技术团队的优惠政策,真正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来焦作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