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詹长松
“在许昌、南通、扬州三地考察,让我强烈感受到了思想的冲击,不仅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更找到了努力奋斗的方向。”近日,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赴许昌、南通、扬州考察的感受,感慨万千。
谈及此次考察体会,李世江坦言有三:其一,感受到了相关企业的强烈发展意识。发展,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三市经验的真谛,其实就是咬定发展不放松,一切为发展让路,把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摆在重要位置,领导力量向发展倾斜,工作精力向发展集中,工作重点向发展转移。其二,感受到了相关企业强烈的创新意识。黄河集团依靠创新,先后获得专利520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超硬材料标准制定牵头单位。牧羊集团以创新实现了五次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等企业创新体系。其三,受到了启发和激励。其他企业能干的我们也能干,我们不比他们差。尤其是现在,我市处于大好的发展时期,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的力度非常大,企业发展有了非常好的基础,过去的遗留问题也在协调解决中。
面对未来,多氟多应该怎么干?李世江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围绕2020年达到产值100亿元的目标,想大事、创大业、做大项目。其中,工作核心就是年产30万套动力总成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1.5亿元,于11月9日开工奠基。该项目被列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建设基金4.03亿元。多氟多要将此项目打造成“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中原经济区电动汽车摇篮、焦作市转型升级标志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48亿元,实现利税49亿元。二是推进企业互联网化进程。我们考察的很多企业都在互联网建设方面下了大功夫,在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同行业前列。目前,多氟多已经成立了北斗空间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立足于北斗定位体系的现代化公司,将来要打造成河南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平台,要通过智能制造发展成智能企业,为焦作市的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推进公司金融化进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是通过资本市场支撑多氟多发展;第二是利用资本手段进行并购重组,整合焦作本地和外地的相关资源;第三是谋划成立1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为企业项目发展提供支撑。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汽车整车制造为重点,推动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合焦作发展实际。为早日实现这个目标,多氟多愿意打头阵、挑大梁,让新能源汽车之梦早日成为现实。”李世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