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一年最低收入7000元。贫困户谷太利,今年64岁,一家3口人、4亩地,因照料生病的妻子和82岁的父亲,不能外出务工。为解决他的就业问题,镇、村协商后让他承包了一个大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家管理大棚一年收入7000元,每人有养老保险金95元,老龄补贴每月150元,独生子女费一年900元,4亩地夏秋两季收入4000元,今年脱贫没有问题了。”
西苟庄村西头有个林旺家庭农场,把村里5户贫困户的土地流转过来规模经营,并返聘这些贫困户回来干杂活,还吸收了另外6户贫困户进场务工。被流转土地的贫困户,一年每亩流转费加国家三项补贴收入1013元,一年还有近1万元务工收入,一年就实现了脱贫。
“俺村贫困户就业的门路可多呢。”西苟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谷太民说,“南山葡萄种植合作社安排了11户贫困户就业,东兰户香菜苑吸纳了16户贫困户务工,村里组织不能出家门的困难户成立了皮筋加工协会,专门为紫陵镇坞庄村加工皮筋,一年收入4000多元。”
公益岗位扶贫是该镇的一个创新。崇义镇党委副书记张小团说,太洛公路崇义段有8.3公里长,两边树木涂白的活儿承包给贫困户干,旧太洛公路崇义段路两边树木涂白也交给他们干,一户每年能增收1500多元。镇里给西苟庄村买了4辆保洁车,组织4户贫困户成立环保队,每户承包一条街,一个月增收200元。今年三夏、三秋秸秆禁烧期间,西苟庄村把全村耕地划成5个片区,每500亩为一个片区,将巡逻任务承包给5户贫困户,每户一个月收入1400元。
社会扶贫也是该镇的一大特色。镇政府与崇义轻工、鑫海机械等辖区内企业签订了扶贫攻坚战略协议,要求每家拿出两三个非技术岗位录用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并与贫困户签订多年用工合同,目前已经录用8人上岗。镇政府还组织辖区内大型商场投身到扶贫工作中来,每个商场最少为贫困户提供2个以上岗位,并签订长期用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