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张姓读者向记者说,这段时间练过太极拳后感觉到胸闷,吃不进饭。太极拳本应该强身健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自己越用功练,情况越严重,不知是什么原因。
关于练拳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本期“名师大讲堂”邀请焦作市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副会长、焦作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王乾升为大家解疑释惑。针对读者反映的问题,王乾升说,这种情况按照拳理来说被称为“横气填胸”,主要是练拳时动作不正确,气沉不下去造成的。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练拳首先要知道气的运行路线;其次,要有正确的身法;第三,要以意导气,以气催形。做到以上三点,问题自然就解决了。”王乾升说,具体的方法是先练单手正面的缠丝功,把基础夯实打牢;练太极拳时还应注意周身各部位姿势的正确。
紧接着他做了示范动作,进一步解释,太极拳运气路线主要有两条:小指领劲,由外向里转为顺缠丝,气通过肘的内侧到肩、到腰,然后到丹田;拇指领劲,由里向外划弧半圈为逆缠丝,气从丹田到命门,往上到后背,再到肩、到肘,然后到手。在练缠丝功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仅是手心内外的翻转,那只是练形不练气。
知道了练拳的气路,在身法上又该如何掌握呢?“缠丝功要求,动作以腰为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外转,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表现在上肢为旋腕转膀,下肢为旋踝转腿,身体为旋腰转背。三者合一,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曲线。练习时要注意身法自然协调,则内气畅通。”王乾升说,以往前来寻求帮助的拳友很多都有上述不适的情况,遵照此法,各种不适感即刻便能有所缓解。
根据王乾升的介绍,在练太极拳时还应注意周身各部位姿势的正确,关于这一点,他说,老师正架是避免出现此类问题的关键。习练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归纳起来有12项:心静体松、中正不偏、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坐腕舒掌、松腰收臀、尾闾正中、屈膝松跨、步分虚实、上下一线。练拳时边练边反复检查,不断纠正,去掉毛病,气也就贯通了。正确的气感开始会出现手发热、发胀或出汗,手指肚比平时较饱满。进一步会出现犹如蚂蚁爬行般的刺痒感觉;手足运动时犹如以小棍拨水似地簌簌抖动的内体感觉;运动时手指肚似有无数针尖往外发射的感觉;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
虽然习练太极拳讲究“以气运身”,但王乾升强调,练拳时切不可过分关注“气”,只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是片面的,要先把“意”注入动作中,否则就会神态呆滞,气也不能畅通。他同时提醒,要时刻牢记“全身意在神而不在气,在气则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拳理。
名师档案:
王乾升,男,65岁,河南温县人,陈小旺大师早期亲传弟子,焦作市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副会长,焦作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焦作太极中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安徽亳州太极拳协会顾问兼总教练。1974年跟随陈小旺习练陈式太极拳,迄今已40余年,多年来蒙老师谆谆教诲,言传身教,自己潜心研习,拳艺渐长。王乾升技术全面,拳架纯正,门下弟子在全国各类太极拳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其中有些弟子走出国门在美国、葡萄牙、新加坡等国授拳。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 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