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总工会召开“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推进会
俺村来了孔书记
国家电投沁阳发电分公司 强化安全生产
深入开展优惠商家普惠性服务活动
市总工会“九大板块”加强网上工会工作
认真做好网上工会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俺村来了孔书记
——记市总工会派驻沁阳市紫陵镇范村第一书记孔亚平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新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孔亚平(右)和猕猴桃园承包人李起来(左)在修剪猕猴桃苗枝。
  李新和 摄
 
   

  隆冬的严寒笼罩着怀川大地,特别是靠近沁阳市沿山一带的乡村,气温更低。市总工会保障部部长、市总工会派驻沁阳市紫陵镇范村第一书记孔亚平心里增加了很多牵挂——天气这么冷,村里刚栽下的那些猕猴桃果苗长势咋样了?还需要哪些技术指导和管理?

  11月29日一大早,孔亚平叫上猕猴桃果园的承包人李起来,急匆匆赶到地里,顾不上寒冷,蹲下来仔细观察果苗的长势情况。

  李起来动情地说:“这片猕猴桃果园是孔书记来到俺村后扶持我种的。我原来做皮筋生意,现在开始种植猕猴桃,有孔书记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我有信心搞好猕猴桃种植这个产业,也有决心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致富!”

  一

  今年6月份,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市总工会派驻孔亚平到范村担任第一书记,实施精准扶贫计划。

  范村位于紫陵镇东南部,南临沁河,北依沁五公路,全村共有564户,村民2126人,8个村民小组,其中贫困人口193户782人,耕地2000余亩,人均0.94亩,被定为省级贫困村。

  由于该村村委会一直在村里一个低矮破旧的祠堂办公,没有像样的场所,孔亚平也就没有地方住。无奈,村小学校长从学校腾出了一间仓库,简单打扫了一下,供孔亚平住宿。

  这个仓库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天花板的水泥块经常往下掉,墙壁裂出了几道口子,窗户破旧,房门腐烂,老鼠钻进钻出,蚊虫肆虐,扰得孔亚平晚上睡不好觉。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自己带个电磁炉,买了几把挂面和一箱方便面,对付吃一点。

  最令他揪心的不是吃住问题,而是如何尽快进入角色,把扶贫工作开展起来。他白天或深入田间地头,或入户走访,座谈了解村里的情况;晚上组织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征询意见和建议。

  二

  随着对村里情况的深入了解,孔亚平的眉头也渐渐拧成了疙瘩,他开始深深思索:范村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村里多年来还从事着皮筋产业,为什么这样的村子却不如周围的村子发展好?为什么这么多年村里没有一点集体经济收入?

  通过纵向横向对比、深入群众走访调查、与村干部交流座谈,孔亚平分析总结出了该村6条致贫原因:

  一是人多地少,种植结构单一。该村人均耕地仅有8分多,大部分为旱地,村民基本处于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状况,农作物种植大多以小麦、玉米为主,相对规模的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较少。

  二是集体经济空白,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无经济收入;村800亩河滩林地已分给村民,集体想收回进行开发利用,但收回十分困难;村里无规模企业,现有的家庭作坊式皮筋头饰加工、木材加工规模较小,发挥不了示范带动作用,而且存在“我富即安”的想法;养殖业以家庭零星散养为主,无专业养殖合作社。

  三是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疾病或残疾比例高。据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中,丧失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39%,尤其是贫困户中那些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还因为长期积累的高额医疗费用和病痛折磨,导致精神萎靡,缺乏脱贫解困的精力和信心。

  四是供养子女读书,因学致贫数量逐渐上升。据统计,该村因供养子女上学而致贫的贫困户占比为18.6%,绝大多数为大学教育阶段,少数为初、高中阶段住校生。

  五是思想保守技能单一,缺乏自我发展动力。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贫困人口思想消极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有的还有恋家思想,不愿外出打工等。

  六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完全发挥。该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年轻党员都外出打工,还有少数家庭条件好的党员居住在城里。因此,党员学习、教育,党员组织活动、组织生活等很难开展起来。

  这样的村两委何来号召力、凝聚力?孔亚平找到了“病根”。

  三

  找到“病根”就要及时开出“药方”,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征求意见,又经过几个废寝忘食的昼夜加班,孔亚平因地制宜制订出了扶贫计划。

  这份详细周到的扶贫计划凝聚着孔亚平的心血。第一个步骤是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第二个步骤是推进产业项目扶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基地等形式,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具体是做大做强头饰产业,引进经济作物猕猴桃和辣木种植项目,大力鼓励土地流转,家庭劳动力充足的贫困户可开展传统的冬瓜、南瓜、大蒜等规模化种植。第三个步骤是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依托农业、科技、人社、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及社会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贫困劳动力通过参加“雨露计划”“巾帼扶贫行动”等各类培训,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第四个步骤是加强政策制度对接,用好用足帮扶资源。对贫困户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强化社会救助托底功能。针对因病致困家庭,除落实好现有农村医保政策外,积极协调政府部门给予医疗费救助或慈善机构给予相关特殊病种免费救治;对因残致贫的家庭实施助残政策扶贫;对因学致贫的家庭,考上大学的,联系统战、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取得学费资助。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无息贷款、小额贷款贴息、生产资料支持等多种扶持,帮助其创业脱贫。第五个步骤是加强思想宣传教育,增强贫困户脱贫的内动力。

  四

  在这些扶贫计划中,最让孔亚平牵挂的是尽快引进猕猴桃种植项目。他几个夜晚辗转难眠,认真思考、制订了详细规划,并邀请专家对范村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土壤质地、销售渠道等进行了调查论证。

  今年7月份,孔亚平在入户调查中得知该村村民李起来的堂哥在陕西省周至县从事猕猴桃产业20多年,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孔亚平以时不我待的劲头,立即带领两个村干部赶至周至县“取经”。经过对接,终于大功告成。目前,经过土地流转,100亩猕猴桃试验田已经栽种完毕,只待取得成功后在全村推广。

  五

  在想方设法扶持村里实施脱贫计划的同时,他自己还分包了7户贫困户,给予这些贫困户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扶。

  65岁的李国起老人过去开过自行车修理铺,后来由于和孩子们在外一起生活,中断了10年。今年他和老伴回到老家后,没事可干,经济收入也有限。孔亚平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他在村里租了一间房,扶持他重新开了一个电动车修理铺,老人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孔书记一有空就来俺家,问问有什么困难没有?生活过得咋样?收入多少?身体好不好?对俺可关心了。”在该村贫困户王改家,66岁的王改拉着记者的手,两眼湿润地对记者述说着孔亚平关心贫困户的事迹。

  王改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和闺女一家一起住,女婿由于没技术找不着工作,外孙、外孙女同时在城里上高中,家里仅靠闺女一个人加工皮筋维持生活。孔亚平把王改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后,动员其把家里的几亩地流转出去,每亩地每年净收入900元,鼓励并联系其女婿到外地务工,帮助两个孩子办理了贫困住校生生活救助。他还经常买慰问品到家里看望王改,帮助其办理贫困户医疗救助事宜。

  六

  范村变了。

  11月17日上午,焦作市总工会在范村举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暨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启用仪式,此举标志着该村村委会几十年来没有办公场所、群众活动无阵地成为历史。

  在焦作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孔亚平的努力帮扶下,范村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该村引进的中华钙果树1000多棵,已基本成活;市总工会为该村小学更换高标准桌凳250套;为村里建立了随扫随清随运的卫生保洁制度;举办了专场招聘会等。特别是在改善该村村委会办公条件方面,市总工会拨专款20万元,加上当地一些配套资金,共计27万元,建成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修建办公用房8间240平方米、厕所1座,硬化地面500多平方米,建起了90米长的围墙和标准化图书室,修建了健身活动区。

  范村全部贫困户11月份按计划精准退出,贫困村退出已进入公示阶段。

  路灯亮了,村容村貌整洁了,贫困户困难解决了,学校的孩子们用上了崭新的课桌,篮球、乒乓球、跳绳、钢琴等文化体育用品一应俱全。

  看着这些变化,范村的村民笑了,学校的孩子们笑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