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依托“太极圣地、山水焦作”两个品牌,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旅游“二次创业”。温县作为太极拳发源地,在打造全域旅游方面,有产业基础,有品牌影响,有文化资源,有区位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世界太极城”核心区的目标定位,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全面创新旅游产品,全面配置旅游要素,全面满足旅游体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实施“太极+”战略,保护好、使用好、发挥好“太极拳发源地”这个金字招牌,以文化旅游为突破点,通过一业带百业,引爆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民生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为焦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贡献温县力量。
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温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旅游资源单体122个(其中五级4个、四级26个、三级92个),分布在温县11个乡镇(街道)100多个行政村中。特别是拥有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古温国遗址所在地上苑、司马懿故里安乐寨、卜子夏故里卜杨门、古文化遗址所在地北平皋、慈胜寺所在地大吴村等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可以说是乡乡都有文化、村村都有历史。但是目前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大多处于尘封状态,如何把这些“珍珠”串联起来,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中国国际太极拳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河南省旅游度假示范区为抓手,编制温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为核心,以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南水北调生态文化休闲带、环城水系休闲景观带建设为牵引,建设古温国遗址保护主题公园、慈胜寺景区、卜子夏文化园、司马文化园、东口老子文化园、连珠台、赵氏孤儿抚孤地、北平皋商都遗址公园等八大园区,整体打造全县“一圣地八园区”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把整个温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镇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个村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着力发展乡村人文游、体验游、生态游、景观游,并通过水系、道路的串联,通过一村辐射周边,通过一乡带动全县,形成全域旅游格局。
二、打造全域旅游特色品牌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在全域旅游打造过程中,温县依托“一文一农”特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温县三个全域旅游特色品牌。一是打造“太极”品牌。按照“一个村、一部太极拳史”的建设理念,全力将陈家沟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村、文化传承村、太极产业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和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独立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怀药”品牌。依托“四大怀药”原产地优势,以保和堂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持续打造好中国(温县)铁棍山药文化节、中国(温县)怀药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等一批知名展会,进一步叫响“怀药之乡”品牌。三是打造“养生”品牌。利用“四大怀药”、太极拳的养生优势和黄河滩区的景观资源,依托中医药健康养生园、滩区万亩农业采摘园、太极文化生态园、国际太极拳养生基地等项目,推出系列养生保健食品、养生药膳、养生运动节目,发展休闲养生旅游,打造中原休闲养生福地。
三、培育全域旅游产业集群
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支撑是关键。温县将发挥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坚持“宜文则文、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村实际上就是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心脏,如果它的供血足了,灵魂出来了,周边的项目才能围绕着它去做,周边的业态才能全盘走活。我们将以陈家沟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龙头,突出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壮大培训、文化、赛事、养生、互联网等衍生产业,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是发展培训产业。立足陈家沟武馆村的第一定位,着力发展培训产业,努力打造武馆经济。依托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构建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太极拳武术培训产业体系。同时,谋划太极拳大学项目,培养太极拳高层次人才,打造国际太极拳培训高地。二是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大师回归工程,建设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陈正雷太极拳陈列馆、王西安太极禅院,举办国际性太极拳文化交流大会等系列活动,打造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承基地。同时,创新太极文化发展模式和业态,建设太极拳文化创意街,推出一系列以太极拳为元素的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影视演艺及服饰、器械、工艺品、食品等太极文化创意衍生产品。谋划发展太极演艺节目,增强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三是发展赛事产业。继续举办全国太极拳公开赛等知名赛事,巩固发源地地位,扩大发源地影响。与北京华武乾坤等文化发展公司合作,积极挖掘太极拳实战功能,融入商业模式,开发太极拳格斗精英赛,形成知名品牌。四是发展养生产业。开发太极拳养生功能,建设太极拳养生馆,发展养生产业。依托企业加强对外合作,积极研发以太极拳和怀药为主的旅游商品,丰富县域旅游商品品类,提升产品附加值,壮大旅游制造业。五是发展互联网产业。注重太极拳文化资源的掌控和保护,积极创新和开发新型商业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太极拳文化网络宣传平台和孵化平台的作用。与一家国际网络公司合作,建设功夫网络平台,开发线上线下合作模式,发展和壮大太极拳互联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