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书记王小平调研博爱旅游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博爱县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按照旅游提升工程“144”工作布局(“1”,是“一个方向”:景城一体,全域旅游。“4”,是围绕“四个提升”推动旅游发展:把青天河景区提升为目的地,从一个区域性的品牌提升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从目前的机械旅游提升为智慧旅游,从单一的山水观光游提升为“全域旅游”。“4”,是“四个目标”:到“十三五”末,青天河景区接待游客超过200万;到“十三五”末,青天河景区能够在全国AAAAA级景区中排到前三分之一;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青天河景区能够上市;到“十三五”末,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能够基本形成、发展体系能够初步完善、发展效果能够有所显现),深入贯彻“体验为王、特色为王、绩效为王”理念,准确把握目标、重点和路径三位一体的框架,明确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项目库,全面吹响博爱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号角,确保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有序、有力、有重点地推进。
一、强化两个目标。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全”(全景区、全辖区、全心态)、“域”(地域、消费域、游线域)、“旅”(智)、“游”(身轻、心松、神慧)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两个层次的基本目标:一是确保明年顺利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二是到“十三五”末,全县全域旅游的框架、体系、结构、效果、机制成型并初见成效,全域旅游成为博爱发展的新品牌。
二、提升四个体系。第一,完善提升景区体系。重点围绕“山上、县城、乡村”三大板块、十个点抓好完善和提升。围绕“山上”板块,突出抓好青天河、月山寺、圪垱坡、特色小镇四个点的建设。在青天河点的建设上,一是抓好靳家岭的深度开发;二是抓好景区基础设施能力、营销能力、运营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高标准启动南洞服务区规划和建设。在月山寺点的建设上,一是尽快评审、决策禅修小镇规划;二是尽快启动转山渠疏浚、月山水库除漏加固、月山寺旅游道路规划设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加快禅修产品开发,拉长禅修产品链条;四是举全县之力把月山寺、圪垱坡景区打造成为全县旅游发展战略、山上山下融合新支撑。在圪垱坡点的建设上,一是统筹推进圪垱坡景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打造成A级景区,力争创AA、AAA景区;二是加快圪垱坡景区和月山寺景区融合发展,捋顺体制机制。在特色小镇点的建设上,把青天河村、寨豁辖区相对完整的石屋村落等打造成特色小镇,把靳家岭村打造成“红叶小镇”。围绕“县城”板块,重点抓好竹文化开发、工业旅游、城市水系、县城设计改造和清化老街改造五个点建设。在竹文化开发点建设上,一是把博竹苑作为A级景区打造;二是以博竹苑为龙头,梳理竹文化旅游线路;三是按照工艺品、纪念品、礼品三个定位,研究和开发博爱竹制品。在工业旅游点的建设上,把方便面厂、伊赛公司新厂区作为工业旅游点去设计和建设。在城市水系点建设上,一是加快推进既有水系的提升项目;二是抓好水系提升规划与全域旅游规划的融合设计;三是通过与水利设计院的沟通,加快制订方案,实现城区景观河道能行船。在县城设计改造上,一是围绕保护区、改造区、建新区的分类,尽快确定县城的功能分区;二是选定一块区域进行适当设计和提升;三是抓紧制订县城的城市设计景观提升规划。在清化老街的改造上,在尊重原住民利益基础上,加快清化老街的改造,制订提升方案,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围绕“乡村”板块,一是规范提升三渡湾、一品农庄等12个乡村旅游点;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尽快在平原地区打造一批独具博爱特色的特色小镇。
第二,完善提升公园体系。重点抓好六件事:一是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公园体系的建设规划和布局;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结合北山治理,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打造成地质公园;三是加快人民路北侧在建公园建设,确保春节前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四是加快实施既有水系的提升项目;五是规划新建一批城市游园;六是结合沁河大堤明年的修建和南水北调两侧绿化带建设,在县城南部规划建设带状运动公园。
第三,完善提升服务体系。重点是抓住硬件和软件提升。在硬件提升上,一是围绕“吃”字,叫响“吃在博爱”品牌,把博爱特色小吃转化为特色品牌、特色产业、特色形象。春节前,依托伊赛公司确保在全国范围内开100家博爱牛肉丸子连锁店。二是围绕“住”字,在快捷酒店、主题酒店、特色民宿、星级酒店四个方面下功夫。三是围绕“行”字,提升主要旅游道路及沿线环境,通过绿化,打造博晋路旅游通道。四是抓好环境提升,以县城环境综合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整个县域的环境质量提升。五是抓好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无线网络全覆盖等智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智能化、网络化、自助化,做到游客一机在手,就能走遍博爱、享受博爱、牵挂博爱。在软件提升上,一是研究制定活动体系,持续开展“马拉松”“红叶节”等活动,力争月月有活动。二是研究引入旅游行业服务标准,设计好博爱旅游的服务标准。三是研究开发博爱旅游的特色载体,依托载体把博爱文化、博爱人文、博爱历史更好地展现出来。
第四,完善提升支撑体系。一是抓好规划提升,春节前,拉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规划、策划和项目单子,做到和既有规划相融共生。二是完善绿化体系,重点是做好县城和主要旅游通道两侧的绿化工作。三是健全培训咨询体系,建立全域旅游顾问团,设立全域旅游大讲堂,统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全域旅游一线锻炼,外出学习培训、挂职。四是抓好体制机制体系,今年年底前完成国家旅游局“1+3”体制改革。同时,按照“有利于提升博爱景区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全域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升旅游对博爱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全域旅游体制、全县旅游体制再分析和提升。
三、抓实三条路径。一是抓好三个主体。紧紧抓住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二是强化三大支撑。下大功夫,持续强化全域旅游发展及全县旅游工作的规划和策划支撑、项目和活动支撑、营销和运营支撑。三是做实三大抓手。贯彻落实好“体验为王、特色为王、绩效为王”的理念,把“三个为王”切实体现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全县旅游工作所有项目的推进、活动的开展和规划提升中,全面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步伐,确保早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