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贵在落实;落实之道,贵在执行。执行力的核心在于做和干,关键在于把党和政府的战略蓝图和发展规划转化为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的实际成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已经勾画出焦作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只有强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才能加快建设好“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加强学习是提升执行力的前提。加强学习是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拓宽视野、增强服务本领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只有切实增强学习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职责使命、一种精神追求,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学习借鉴许昌、扬州、南通等地保护生态、发展经济、惠及民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才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克服本领恐慌,成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才能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焦作改革发展新形势,引领焦作改革发展新常态,推动焦作在“十三五”期间成功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
体制机制是提升执行力的根本。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所在。要用刚性的制度约束、规范和引导党员干部的执行实践,使科学的体制机制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助推器”。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根治机构重叠、权责不配、职能交叉等体制顽疾,破除有利则勤、无利则懒的执行“中梗阻”现象,防止政府部门在执行政策时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发生。二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目标管理体系,构建目标与任务相统一、权利与责任相匹配、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落实,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绩效考核,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三是建立科学管理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秉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敢担当、善谋事、勇作为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和关键领域,理直气壮地支持和保护敢干善为者,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四是健全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机制,以焦作争先进位、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聚焦焦作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积极宣传成功经验,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汇聚改革发展力量,奏响焦作转型跨越发展最强音。
干事创业是提升执行力的利器。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提升执行力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生动实践。在焦作转型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一要站位全局、善于谋划,把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系统思考、统筹谋划,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全市人民的期盼诉求,制定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做到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有的放矢。二要不忘初心,怀揣梦想,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把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遇到问题不回避、碰到矛盾不绕道、承担责任不推卸,不当甩手掌柜,不搞折扣变通,积极主动出点子、想办法,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改革创新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创新是提升执行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迅猛、变化日趋复杂的新形势,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执行力是推动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发挥创新的智慧和能力,摒弃比葫芦画瓢式的生搬硬套和闭门造车式的固执己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动性地执行指令。敢于破除思维定式和先入为主的传统经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断研究新思路,探究新方法,把市委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底、执行到位。二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大胆探索者,宽容改革失误者,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焦作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改革创新实践中胆子大、步子稳,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强化问责是提升执行力的保障。是否真正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必须以绩效考核和强化问责作保障。一要建立健全执行力考评机制,明确执行力执行的衡量标准和操作方法,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循,确保上令下行、令行禁止。二要加大奖惩和问责力度,把执行力作为党员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对敢闯敢干、勇于负责、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要给予褒奖、加以重用。对不担当、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党员干部,要根据有关规定严格问责、严格惩戒,使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提高工作执行力,加快建设“四个焦作”,奋力推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