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示范区对标先进 定目标明思路促发展
示范区与建行焦作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图片新闻
倾力推进绿色廊道建设
危房改造为群众建起“暖心房”
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
理工大社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合作社助力扶贫攻坚
扎实开展绿色廊道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
——示范区2016年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年末岁尾,示范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作风纪律专项整顿活动,这也是今年8月份示范区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持续强化作风纪律建设的战役之一。

  作风纪律是形象,作风纪律是环境,作风纪律是生产力,作风纪律是竞争力。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发扬敢于亮剑、敢于揭丑、敢于挑刺的精神,动真格、出实招、见实效,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效能显著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区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激情创业的大好局面。

  敢于亮剑,给干部念“紧箍咒”

  “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纠正‘四风’的高压态势下,好的党风、政风正在形成。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弛,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全区广大干部在建设‘五个示范区’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极少数干部消极懈怠、精神不振、担当不足,工作标准不高,对承担的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全区发展大局,事关党群、干群关系。全区各级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保障措施,强调他律和自律相结合,不断增强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实效。”

  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精神不振、学习风气不浓、服务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等问题,示范区今年8月份召开的党风党纪专题教育动员会给念起“紧箍咒”,力促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在作风建设方面,示范区连续打出“组合拳”,出台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从党的政治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机关工作纪律、生活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全区各级干部提出要求。9月,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对照检查。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联系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深刻反思所在党组织有没有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从严治党不力问题,自己有没有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弛的行为,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10月,各级党组织深入查摆问题。把查找和解决问题作为确保专题教育实效的关键,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深入剖析原因,勇于揭短亮丑,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切实把对照检查的过程变成自我反思、自我警醒、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过程。

  持续开好民主生活会。示范区以“严守党规党纪、做忠诚干净担当合格党员”为主题,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从自身做起,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抛开面子、揭短亮丑,做到自我批评不遮掩、相互批评有辣味,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不绕弯子、不兜圈子、不相互吹捧,确保民主生活会开出好氛围、好效果。

  建章立制,巩固整改成果。示范区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原因,完善整改方案及台账,整改一个、销号一个,逐项抓好落实,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同时,建立党风党纪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刚性执行,推动党风党纪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尤其是针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以及省、市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示范区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规范新闻报道、坚持勤俭自律、坚持务实高效等方面对干部作出明确规定,着力促进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示范。

  敢于揭丑,给干部“照镜子”

  工作中的丑态陋习挫伤了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感情,损害了党委、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对机关作风中的顽症,示范区狠下猛药,狠抓查纠,组建了专门的明察暗访队伍,深入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给干部“照镜子”,找不足、找差距,正作风、正品行。

  开展明察暗访干部作风行动,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督查机制建立。示范区重点检查是否有上班时间出入娱乐场所等违反作风建设相关规定的行为。面向全区组建政风行风监督员和评议员队伍,授权他们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在全区通报,并责成相关单位或当事人认真整改。为进一步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公布了举报热线电话。明察暗访像一面镜子,照亮了自己,也照出了问题。各单位根据明察暗访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服务效率,端正了干部作风。

  领导带头,压实责任。示范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向省委、市委要求看齐,既重言传、更重身教,带头加强学习,带头对照反思,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同时,各位班子成员到各自分包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开展督促检查,指导联系点开好民主生活会。

  统筹推进,加强监督。示范区纪检、组织部门针对不同层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具体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推进办法。对党员领导干部,采取反思典型案例、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查找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对区直部门,重点解决慵懒散软、推诿扯皮、“中梗阻”等问题;对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重点解决不敢担当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对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组织,重点解决不关心群众、执行力不强、在位不在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

  确保实效,推进工作。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落实。示范区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专题教育与“两学一做”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整治为官不为结合起来,与“五个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与“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结合起来,用扎实的党风政风推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保攻坚、“双创”等中心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以专题教育推动发展,以发展成果检验专题教育,做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通过作风纪律整顿,示范区党员干部把解决问题、改进作风、严明纪律规矩摆在突出位置,做到“心中四有”,做到三省吾身,问问自己是谁、问问自己该干什么、问问自己是不是干好了,重点解决了干工作重形式、轻实效,节奏不快、效率不高,不求细致、不讲具体,责任心不强、精神状态不佳,解决问题办法不多、手段陈旧等问题,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精神、优良的作风,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

  敢于挑刺,给干部“亮底子”

  在今年全省项目建设观摩评比中,示范区多个项目代表全市参加观摩评比,并受到好评;在今年全市项目建设观摩评比中,示范区取得城区第一名的成绩;在11月11日召开的全市“污染围城”整治检查验收情况通报会上,示范区一举获得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市第一……

  成绩的背后是一次次刻骨铭心的挑刺、亮底。在北山治理、“垃圾围城”整治中,示范区组织一次次观摩评比,对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负责人毫不留情地进行“挑刺”,100多个问题被当场领走并立即整改。

  在对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暗访中,上班迟到、不请假外出、办事拖拉等在往常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不被重视的现象,作为“家丑”被一一 “抖”出来。一次次暗访测评,在全区范围内引发极大反响,广大机关干部纷纷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刻反思当前机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解决了效率低下、政令不畅、工作拖拉、作风浮漂等问题。

  如今在示范区,越来越多的群众欣喜地发现,政府部门对老百姓得实惠的事更上心了,机关干部跟群众更贴心了,到机关办事更舒心了。

  “两个责任”落实有力。示范区增强“主业主责”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努力构建分工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针对党建投入不足、党员管理不严等问题,精准施策、狠抓整改,确定了主攻方向,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整顿。李万街道组织机关干部采取自己找、同事提、领导点等形式,认真查摆自身问题,切实做到找得准、查得实。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机关干部逐项列出清单,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真正做到有内容、有节点。截至目前,共撰写学习笔记85篇,查摆问题270个,制定个人整改措施295项,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取得明显效果。文昌街道组织机关干部学习考勤、值班、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确保学有心得;建立健全工作问责制,对不遵守纪律、擅离岗位者,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级干部干事热情高涨,成事能力提高。苏家作乡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城乡一体化、文化旅游、健康产业等方面强力谋划项目,积极编报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目前,全乡已谋划2017年各类项目23个。阳庙镇自作风纪律专项整顿活动开展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小红帽”行动,组织机关干部统一佩戴志愿者小红帽,参与各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挨家挨户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及垃圾,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文苑街道始终保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态势,确保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作风正,则干部强、事业兴、民心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示范区作风建设的持续和深入,将携带强大的正能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