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现场尖锐提问让答者流汗 本报视频录播作深入解读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打造政务新媒体运营平台
王莽岭景区动物乐园开园
遏制校园欺凌须德法两教并重
危险!马拉松
年终慰问既要“慰”更要“问”
无处安放
养出好孩子,需要好家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校园欺凌须德法两教并重
□孙 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校园欺凌”一事引发社会热议。一个时期以来,校园欺凌事件多有发生,暴露出当事学校在道德和法治教育上的短板。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德与法,是最基本的人格教育。小学三四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期,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学校和家长,要让孩子懂得道德的边界和法律的底线,懂得什么是善恶,让孩子从小就把崇德守法树立为人生坐标,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担负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责任。这对于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知美丑辨善恶、见善不欺、见恶不惧、见义勇为的正派人至关重要。

  上述小学里一名小学生把厕纸篓扔到同学头上,这种行为是嬉闹,还是欺凌?对此,从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厘清边界,不仅有利于事件解决,对学生们来说也会是一堂鲜活的德育法制课。而涉事的家长、老师、学校乃至社会各界都是这堂课上的“老师”,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们的目光聚焦。事件仍未解决,每个当事方都应该向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担当,要评估自己的言行是在向孩子们传递正能量,还是扩散负能量。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其根本在于要为未来的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主人翁。以此衡量,我们今天不对孩子的失范行为作出准确定性,既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更是对国家之未来不负责任。

  中关村二小事件提醒我们,道德和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知识的传授。往近的说,它关系到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关系到我们是否拥有健康心理和美好生活;往远处说,则关系到我们要把国家的未来托付到什么样的人手中。

  既然这样,今天面对孩子的失范行为,我们为何不把道德和法制教育抓得实一些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