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现场尖锐提问让答者流汗 本报视频录播作深入解读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打造政务新媒体运营平台
王莽岭景区动物乐园开园
遏制校园欺凌须德法两教并重
危险!马拉松
年终慰问既要“慰”更要“问”
无处安放
养出好孩子,需要好家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终慰问既要“慰”更要“问”
□叶金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眼下,又到年底,各地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又将掀起高潮。据笔者了解,往年一些领导干部慰问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慰”而缺少“问”,有的简单地说上几句客套话,送上一些慰问品就算完成了“任务”,根本没有达到慰问应有的效果。因此,笔者以为,慰问要“慰”更要“问”,切忌“慰”而不“问”,使慰问失去其本意和初衷。

  说实话,领导干部每到年终去困难群众家中走一走,带些棉被、衣物等慰问品,或送个红包,这确实能解困难群众一时之困。但仔细想想,这根本解决不了真正的困难。因此,就迫切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慰问的时候,除了“慰”,还需要多“问”。问什么?笔者以为,要问需求、问思路、问发展,做到“三问”于民。

  其一,问需求。要问问困难群众家中究竟还缺少什么,并“按需”给他们送一些生活必需品,才能真正“慰问”到位。

  其二,问思路。要多问问困难群众贫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多帮助他们想想来年家庭经济增收的思路,看看什么是适合其家庭经济增收的,并做好长远的规划。

  其三,问发展。困难群众之所以年年困难,光靠每年政府部门在慰问时节送些钱物,并不能彻底解决其实际困难,就无法走出“年年慰问年年困”的怪圈。因此,要使慰问活动达到目的,收到实效,就要变“输血”为“造血”,施之以策,授之以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实现家庭脱贫。

  总之,只有做到有“慰”也有“问”,才能让困难群众早日摆脱“节日暂时脱贫,节后继续贫困”的恶性循环,才能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