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年底,各地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又将掀起高潮。据笔者了解,往年一些领导干部慰问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慰”而缺少“问”,有的简单地说上几句客套话,送上一些慰问品就算完成了“任务”,根本没有达到慰问应有的效果。因此,笔者以为,慰问要“慰”更要“问”,切忌“慰”而不“问”,使慰问失去其本意和初衷。
说实话,领导干部每到年终去困难群众家中走一走,带些棉被、衣物等慰问品,或送个红包,这确实能解困难群众一时之困。但仔细想想,这根本解决不了真正的困难。因此,就迫切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慰问的时候,除了“慰”,还需要多“问”。问什么?笔者以为,要问需求、问思路、问发展,做到“三问”于民。
其一,问需求。要问问困难群众家中究竟还缺少什么,并“按需”给他们送一些生活必需品,才能真正“慰问”到位。
其二,问思路。要多问问困难群众贫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多帮助他们想想来年家庭经济增收的思路,看看什么是适合其家庭经济增收的,并做好长远的规划。
其三,问发展。困难群众之所以年年困难,光靠每年政府部门在慰问时节送些钱物,并不能彻底解决其实际困难,就无法走出“年年慰问年年困”的怪圈。因此,要使慰问活动达到目的,收到实效,就要变“输血”为“造血”,施之以策,授之以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实现家庭脱贫。
总之,只有做到有“慰”也有“问”,才能让困难群众早日摆脱“节日暂时脱贫,节后继续贫困”的恶性循环,才能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