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党内监督 要向细处下功夫
努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
建设生态文明要多予少取
以硬朗作风抓落实
图片新闻
务实重干绘就新蓝图
全面加强高校执行力建设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
□杨家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是指党的基层组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本组织的工作目标、要求等无条件、高效率贯彻落实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市委提出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下一步关键在于真抓实干,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因此,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目前,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不太适应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执行力的提高。

  一是思想浮躁,观念陈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有的党员干部只重视社会经济运作模式及构造的转变,忽视了思想观念的转变,观念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存在“等靠要”“官本位”思想,严重阻碍着改革发展的进程,妨碍着基层组织执行力的提高。

  二是制度不科学,责任不明确。提高基层组织执行力,理论是前提,制度是保障,责任是关键。科学完善的制度,具体、清晰、明确的责任,是提高执行力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在许多基层组织中,有些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不相适应或相悖,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机制的延续,导致不能执行;有些虽是现代制度,但不具体、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导致难以落实、执行困难,制约经济环境的优化。

  三是“核心”职能弱化,工作被动应付。党的基层组织是同级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工作的一条主要原则,也是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然而,在社会实践中,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地位不突出,职能错位、越位现象时有发生,该为的不为,不该为的乱为,工作被动应付,带动力不足,执行力不强。

  四是监督环节虚化,考核措施不力。理论、制度、监督考核是执行力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导致执行力软弱。党的基层组织中好的制度不少,也明确了责任,可是由于缺少监督人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好人主义盛行,监督薄弱,导致工作难落实,政策棚架,制度棚架,有安排无考核,或考核不具体、不到位,走形式、走过场,严重制约效能的提高。

  五是自身建设不硬,人心涣散。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目前普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和腐败特权现象。抓经济、抓发展硬,抓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软,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严重制约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

  那么,如何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呢?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四点:

  确立新的理念。这是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的基础。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只有思想到位,才能有到位的行动。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推进效能建设,必须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一是确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观念。党的基层组织是同级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强力提高同级各种组织执行力的全过程中谋划全局,推动建立健全制度,带头执行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监督作用,确保同级组织高效率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二是确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城市形象”的理念。改善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与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只有每一个组织都重视转变职能和工作方法,变官僚式管理为公仆式服务,才能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变为现实。要达到这种目标,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应该首先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城市形象”的理念,时时处处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分内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三是确立执行力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在工作中,虽有好的政策、决策、制度,但如果不实施、不执行,就不可能出效益。所以说,执行力也是生产力。各级党组织只有快速地把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下去,才能出效益。

  健全完善制度。这是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和根本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在健全上下功夫。健全制度,首先要清理制度,对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制度,模棱两可、只定性不定量的制度,束缚人们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度,以及导致职能越位、错位的制度等,要彻底清理。同时,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制度,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制度的制定,做到明确、具体,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制度中知道该为的和不该为的、如何为和为的程度等。二要在规范化、科学化上下功夫。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合理、具体,是否规范、科学。因此,增强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各级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强化监督考核。这是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的关键。制度只是约束人的行为的一个手段,制度再好,如果不明确责任人或执行人,没有事中、事后的监督考核,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因此,明确责任,强化监督,是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效能建设深入开展的关键手段。一是明确划分责任及责任人。在划分责任、岗位时,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不能细化的流程化,实行人性化管理,使每一个人都能寻找到自己愿意干、愿意负责的岗位和工作,实现人岗相宜,以更有利于责任的落实。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督考核。监督考核是执行的应有之义,是评价执行效果和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强化监督考核,一方面要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和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考核职能,把平时考核和月考核、季考核、年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这是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学习就是执行力。领导干部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提高对政策、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提高执行力。如果说制度的严格推行可以使人被动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的话,那么,学习则可以使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制度加学习可以最终完成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性格塑造。当然,学习本身也需要转变观念,包括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结果的考核等方面。

  总之,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中,观念是先导、是灵魂,制度、责任、监督、考核是手段,学习是动力。只有加强教育,转变观念,加强制度和责任建设,加强监督考核,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