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11月底,历时1个月的焦作市海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艳利杯”操作技术擂台赛闭幕。比赛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能手和优秀的技改项目。 多年来,海华纺织始终凭借“诚实创新、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和“海华什么都可以改变、唯有学习和创新不能改变”的企业理念,着力技术创新,专注于无异纤品牌的棉纱生产,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竞争力并稳健发展。
该公司每年开展4次技术创新评比,组织专人对日常工作中的创新项目进行认定、奖励,不仅为公司节约了资金,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员工的创新积极性。2016年,该公司评出获奖项目67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7项,这些技改项目为公司节约资金200余万元。
细纱机作为纺纱流程中的能耗大户,该公司技术团队通过多方观察研究,针对在非纺纱时段部分风机仍然运行的情况,设计出了优化改造方案,此项改造方案一年可节约电费50余万元,在同行业属首创,设备厂家也将借鉴该创新以提升设备卖点,适应低碳节能的需要。同时,该团队对细纱上吹风一台电机托动两个吹风小车的一托二进行改造,不仅可节省一半电耗,而且还省下多台电机;对细纱长车负压风道的补风改造,通过特定位置打眼补风,优于厂家解决了短绒在风道中聚集,解决了纱线毛羽增多的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同时,技术人员针对传统纺织空调室离心式喷嘴的安装数量多、用水量大、雾化效果差、易堵塞、能耗高、保养工作量大等难题,自行设计改造方案,通过使用靶式喷嘴等喷淋系统,实现水泵节电率达到40%、节水率25%以上。仅此一项,年可节约电费24万元。
技术创新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切实解决了该公司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了生产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保障设备完好、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该公司的多品种纱线赢得了下游客户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海华牌J40S、J80S针织用纱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评为用户信得过产品,畅销江、浙、鲁、粤等全国各大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凭借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该公司产品的销量、收入、利润等指标连续四年环比成倍增长,在全省纺织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先后获得了河南省质量诚信AAA级工业企业、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河南民营企业100强、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百强企业、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