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数年如一日,尽心尽力为盲人传道授业;他宁愿自己减少收入,仍坚持为盲人提供就业帮助;他默默无闻,用一技之长圆盲人就业创业梦……他就是刘琦,我市一个从事中医按摩的普通个体户。2004年,他开始学习中医按摩。学习期间,他接触了很多从事按摩行业的残疾人,而且发现他们大多是因病或车祸等原因致盲。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让他无法坐视不理。“那么好的人,因为身体有缺陷,就要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就业无门。”刘琦说,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将自己所学的中医按摩技术教给更多需要的残疾人、帮助他们重树生活信心的想法。
要想帮助别人,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当时家境不好,但刘琦听说北京的盲人按摩行业比较成熟,就毅然买了一张到北京的火车票。4年后,刘琦终于学到了手艺。
回来后,刘琦开了一家按摩店。凭借过硬的技术,他赢得了不少顾客的认可。2014年,市残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邀请他到盲人学校为盲人学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按摩理论和基础手法教学。刘琦告诉记者,当时培训班里有52人,大部分是由疾病或外伤引发的后天失明。“看到许多学员除了要承受身体残疾的痛苦,还要承受精神上的压力,我觉得自己必须去帮助他们。”刘琦说。
赵路生和刘琦同岁,但他俩的人生轨迹并不相同。因为一场车祸,赵路生双目失明,也失去了幸福的家,妻子的不辞而别,让他有过多次自杀未遂的经历。2014年,赵路生在市残联举行的培训班上认识了刘琦。经过接触,刘琦对他的经历十分同情,并时常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培训结束后,刘琦以免费提供培训、食宿和发工资的“招工条件”,主动邀请赵路生和另一个学员到他的店里学习。这样一来,刘琦除了每天要照顾徒弟们的生活外,还要从自己的收入中支出四五千元用于日常开销和给两个徒弟发工资。
赵路生学成后,向刘琦提出了开按摩店的想法。听了赵路生的话,刘琦二话不说,从按摩店的选址到店内装修再到开业,他帮着赵路生忙活了好一阵儿。“开店的时候,师父怕我弄不成,经常过来指导。”赵路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内心满是感激。
如今,在刘琦的帮助下,先后有20余名盲人成功就业,有3个人开了自己的按摩店。谈及未来,刘琦说:“只要我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