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保护古村落是许多人的责任和情怀所在。我们‘古村之友’就是想通过互联网,将保护古村落的观念传播开去,并建立志愿者网络,把社会上关心古村落保护的人联结起来,调动起来,共同去开展保护古村的服务。”中国“古村之友”发起人汤敏日前应邀到焦作考察时对记者说。
据了解,汤敏是全国最大的古村落志愿者公益组织——“古村之友”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堪称古村落志愿组织领域乃至互联网公益领域的先锋带头人。“古村之友”作为全国最大的古村落保护志愿者网络,凭借新颖而高效的运营模式,获得多个权威平台和媒体的广泛认可。迄今,已在全国超过30个省份发展数万名志愿者。
“我出生于四川达州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在青山绿水间成长,天地自然给了我最早的审美教育;后进入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学习,在这里受到专业知识的系统教育;毕业后,先后进入政府部门以及景观规划、咨询、旅游、投资等行业,经过多年的磨炼和沉淀,我最终将人生目标定位在公益事业上。”汤敏说。
从2012年开始,汤敏开始筹建“古村之友”,从古村保护、古村传播、古村培训、古村创客培养、古村社区营造等方面开展古村保护与发展工作。汤敏说:“近年来,人们普遍关心起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发起创立‘古村之友’,让更多热爱古村落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同时,‘古村之友’也建立一套古村救助机制,希望以此来汇集更多的社会力量。”
幸运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全民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之中。在古村活化方面,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引入合适的人才进行创业,开发活化;在资金方面,可通过众筹方式来解决。汤敏觉得,古村落的保护应该研究最迫切的问题,是让古村落在历史中“活过来”。目前,需要考虑如何把当地的农产品打出去,让村里人挣点钱,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引入旅游项目,这是当前古村落保护首先要完成的。只有让乡村回到市场主体当中,才能让乡村做到真正活化。
“焦作古村落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悠久,我和专家们考察了双庙、土岭、东交口等村落,与修武县政府领导、河南理工大学和焦作一些古村落保护民间人士进行了交流,我感到大家都十分关注古村落保护和活化问题。‘古村之友’将全程跟踪参与,对中间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目的是帮助村民、创客把事情做好,得到政府的支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这是‘古村之友’的目标。”汤敏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