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定兴)临近年底,温县的怀菊花全部收获完毕。尽管今年的怀菊花市场价降到每公斤3.5元以下,但该县武德镇田冯吝村的残疾人种植户王待见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在市、县残联的帮助下,她种的40亩怀菊花卖了个好价钱,不仅没赔本,还比去年多收入2万元。王待见家是该县残联以基地扶贫的方式扶持带动的382户残疾人家庭之一,她家今年靠卖怀菊花增收的情况是其他残疾人家庭的缩影。
今年48岁的王待见早年因病致哑,丈夫是个盲人,平时就靠种些玉米和小麦维持生计,家庭生活十分贫困。2015年,在市、县残联的帮助下,她与温县高峰怀药种植培训就业基地签订了种植30亩怀菊花的合作协议。当年,尽管怀菊花市场价格没有之前高,但王待见收获的30000公斤鲜怀菊花按照合作协议上的保护价格全部卖给了基地,她不仅没有赔本,反而收获纯利润6万元。“以前家里光种小麦和玉米,每年收入就几千块钱,现在残联有了好政策,俺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王待见的儿子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在王待见与温县高峰怀药种植培训就业基地签订的合作协议上看到,为残疾人制定的优惠政策多达7项,除了向残疾人种植户免费提供种苗和化肥、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等优惠外,最吸引人的就是保护价收购这项内容了。温县残联理事长赵应达告诉记者,只要是残疾人种植户种的怀菊花和山药,基地必须按照每公斤5元的保护价收购怀菊花,按照每公斤12元的保护价收购山药,这些怀菊花和山药全部销往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基地不赚一分钱差价。“如果当年农产品市场价低于保护价,基地以保护价收购;如果当年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基地按照市场价收购。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残疾人种植户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困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赵应达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5年至今,温县残联以基地扶贫的方式,先后扶持带动该县382户残疾人家庭种植铁棍山药和怀菊花,种植面积5000余亩,其中种植铁棍山药3500余亩,种植怀菊花1500余亩,帮助残疾人种植户增收近2000万元,趟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