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进入冬季,空气质量不利因素频繁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对渣土车违规违法行为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强化道路扬尘治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市城管部门是如何开展巡查监管的呢?12月25日晚,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执法人员冒雨对城区两处建筑工地和部分重点路段开展夜间巡查,记者随行采访。
在利益的驱使下,无牌无证、套牌假牌、无资质运输渣土的“黑车”司机为躲避执法检查,往往选择在深夜开车上路,私拉乱运、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为严厉打击渣土车的违法行为,今年入冬以来,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加大了对建筑工地和渣土车的夜间巡查监管力度。
25日22时30分,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执法二队队长崔强正与队员李卫东、马福利在办公室里商量夜查行动的路线。当晚,他们要对城区两处建筑工地和重点路段开展突击检查。22时50分,崔强等人驾驶执法车悄然上路,开始夜间巡查工作。“渣土车一般白天不出动,都是晚上才上路。我们开展夜间巡查就是要跟踪取证、蹲点守候,确保抓现行。”崔强告诉记者。
23时10分,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民主南路的一处建筑工地,只见工地大门紧锁,没有施工人员,更不见施工车辆行驶的迹象。23时20分,执法人员来到焦作火车站南广场建筑工地,发现这里也很安静。崔强告诉记者,平时他们开展巡查时,除了检查渣土车,还要检查建筑工地出入口是否安装除尘设备。“我们的工作是督促施工方对工地出入口道路进行硬化,安装除尘设备,落实出入车辆冲洗规定,确保出入车辆100%冲洗,净车上路。”崔强说。
在巡查完两家建筑工地后,执法人员又驱车前往影视路进行巡查。崔强告诉记者,2013年,我市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确定了两家建筑垃圾特许经营运输企业,并对80台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行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顶灯、统一标识、专用号段“五统一”管理,使我市的建筑垃圾管理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但截至目前,仍有“黑车”冒险上路,私拉乱运、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影视路、丰收路等路段是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重点监控、巡查的路段,一旦发现运输渣土的“黑车”将依法从严惩处。
0时10分,影视路上行驶的车辆较少,崔强和马福利站在路边警惕地观察过往车辆,如果发现有渣土车路过,即要求驾驶员停车接受检查。崔强告诉记者,按照要求,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必须100%密闭,如果发现渣土运输车、散装货物车、水泥搅拌车存在带泥上路、擅自改变运输路线、未密闭运输、沿途丢弃抛撒等问题,执法人员将依法取证扣押违法车辆,并对相关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当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做好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与公安等部门联合,采取不定时在重点路段设卡查车的方式,严查渣土车违规行为,让违法违规渣土车寸步难行,防止建筑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对城市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闫永军说。
12月25日,市城管局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对城区两处建筑工地和部分重点路段开展夜间巡查,严厉查处渣土运输车、散装货物车等私拉乱运、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
图① 市城管局执法人员在影视路检查渣土运输车、散装货物车、水泥搅拌车等车辆。
图② 市城管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民主南路的一处建筑工地检查。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