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自今年5月我市全面开展“四大怀药”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上下联动,打防结合,查处纠正了一批在生产、经营和使用“四大怀药”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落实了多项长效管理措施。
“四大怀药”是我市享誉世界的独有资源,被历代医学界称为至上补品,驰名中外。近年来,随着“四大怀药”市场前景日趋广阔,“四大怀药”的生产、加工销售单位越来越多,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亟待整治规范。
为护航“四大怀药”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今年5月11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违规加工销售“四大怀药”整治工作协调会,全面启动了“四大怀药”整治工作。
根据我市的整治工作要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了《“四大怀药”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专题会议,部署“四大怀药”专项整治工作,确定整治重点区域。
整治工作,宣传先行。为营造专项整治的良好氛围,转变生产经营单位对传统加工的认识,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辖区内涉及“四大怀药”加工、经营和使用的单位,按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一部署进行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在温县,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召开“四大怀药”专项整治工作会,详细讲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食用硫黄熏蒸、浸泡的山药对人体的危害,现场下达规范“四大怀药”生产经营行为告知书100余份,对13家重点经营户进行约谈,签订“四大怀药”行业自律承诺书100余份。在武陟县,该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知识培训、快速检测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服务,组织加工户到生产企业参观,倡导集约化加工方式,同时向加工、经营单位送达专项整治通知,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杜绝违法违规加工销售“四大怀药”。
为确保专项整治效果,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进行拉网式排查,查清基本情况以及违法违规问题。武陟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实行排查工作日报制和排查工作三级负责制。排查工作三级负责制即排查人员、乡所负责人、主管领导三级负责,谁排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排查工作扎扎实实开展。温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各乡镇政府的配合下,分组对全县262个行政村开展摸底排查工作,详细掌握各加工户的购进产地、加工方法、销售渠道,建立了85份档案。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辖区内涉及“四大怀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和监督抽验,其中生产加工环节重点检查违规使用硫黄熏蒸方法加工;流通环节重点检查违规收购、销售“四大怀药”;使用环节重点检查“四大怀药”及饮片购进渠道;其他环节重点检查不法经营者将外省市种植的山药运到我市冒充怀山药加工销售。全市共检查涉及“四大怀药”加工、经营、使用单位1500余家,对250家存在违规行为的单位进行了教育。
马村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可疑产品抽样4个批次。山阳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辖区相关单位逐一检查,发现部分单位未建立并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并进行约谈教育。全市共抽验产品148批,经检验二氧化硫不合格的15批、性状或鉴别不合格的2批。
根据抽检结果,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抽验不合格产品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了查处,目前查处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孟州市局立案4起,罚款6000元;温县局现场查获河北山药1车,查扣涉嫌无证生产山药粉设备1台,产品206盒。
在打击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总结经验,按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要求,结合本地“四大怀药”生产加工实际,建立了“四大怀药”加工经营备案制度、“四大怀药”加工经营承诺制度、违规行为约谈制度等,完善了护航“四大怀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今后我市还将结合实际,分阶段开展“四大怀药”整治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促进我市“四大怀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