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进入尾声,全国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深度降温季节。
12月份的数据显示,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二手房市场尤为明显,议价空间进一步增加;土地市场也告别了高价地频出的现象,一、二线热点城市招拍挂市场开始回归低溢价率、底价成交甚至土地流标的久违现象。
今年上半年,在降准、降息、减税、信贷放松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2016年一开始全国重点城市楼市就进入了快速升温状态,一线城市尤为突出。最终,楼市在3月达到高点,北京二手房交易当月突破3万套,创下了近三年之最,上海、深圳也是量价齐升,涨势惊人,楼市出现了今年的首次爆发。
一季度后,前期对有效需求的大量消耗使得市场后续开始出现乏力。同时,楼市触顶引发了市场对政府出手调控的担忧,上海、深圳也相继出台了沪九条、深六条,政策收紧初现端倪,楼市降温趋势显现。最终,一线城市楼市在二季度开始降温,房价涨幅明显收窄,市场心态也有所冷静。
不过,以厦门、合肥、南京、苏州为代表的部分二线城市的楼市则在此期间开始升温,房价涨幅甚至赶超了一线城市。为遏制这一趋势,合肥、厦门等地开始酝酿新政,局部收紧了楼市政策。
9月,全国楼市再次触顶,北京二手房交易量也在年内第二次突破3万套。除北京外,其他重点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交易量价也再创新高。
经过一个月的调控后,因政策力度不一,部分城市的调控效果并未到达预期。于是,自11月中旬起,深圳、杭州、武汉、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再度加码调控,并将调控聚焦在了货币政策之上。
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否会继续加码,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次会议提出,明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稀缺,土地价格越来越高。以往忙于“拍地、卖楼”的开发商在这一轮的调整中将面临多元化发展经营的问题。对企业而言,开发商很难保持高增长,单一粗放的买卖模式,需要进一步结合可持续性经营模式,优化运营高品质的商业项目,为日后获取稳定的收益作好准备。这意味着开发企业需要降低负债,并积极提升项目营销管理,真正下好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这盘棋。
因此2017年上半年应该是住宅市场的深度调整期,成交量及价格都将放缓,2017年下半年市场有望迎来逐步回暖,具体力度还要看整体经济的情况。据此来看,2017年下半年应该是住宅市场的分水岭。 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