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记者1月3日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获悉,1月2日0时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Ⅰ级)预警,当日我市AQI日均值为250,低于周边地市,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10位;豫南地区受此次重污染过程影响较小。
数据统计显示,2日15时,我市PM2.5、PM10的浓度均达到峰值,分别为每立方米377微克、每立方米451微克。2016年12月17日至21日,我市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期间,污染峰值出现在18日,PM2.5浓度峰值是每立方米688微克,PM10浓度峰值是每立方米822微克。单从数据简单对比可以看出,本次红色预警首日,污染峰值较上次大幅度下降。
“这一数据说明,我市采取的各类管控措施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此次重污染天气主要是受大雾等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物累计和传输的影响。对此,我市环保和气象部门每天两次进行重污染天气研判会商,结合省环保厅区域环境空气预测情况,对全市未来空气质量形势进行预测预判,分析可能的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管控建议,并根据需要提出当前预警等级的调整建议。
根据市气象部门预测,1月5日前,我市空气扩散条件仍会持续不利。特别是3日和4日,据省环保厅区域环境空气预测情况分析,我市空气质量以重度至严重污染为主。5日下午开始,在降水和冷空气作用下,我市上空的污染物才将逐渐消散。
相关链接:
AQI: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