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金华)“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2016年12月30日,朗朗上口的童谣在解放区学生路小学一(4)班回荡。这是该班2016年的最后一节班级社团课,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迎接新年,感受热闹、喜悦的气氛。
“在童谣的传唱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过年的习俗文化,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浓浓的年味。”该班班主任张斗艳表示。
据了解,在当天的班级社团课上,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听绘本故事、悬挂灯笼和中国结,为教室贴上春联。无论是家长们的着装还是教室里的装饰,都按照传统年的习俗来布置。另外,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将一双双旧袜子做成了可爱的毛毛虫。
“学生社团是我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目前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斗艳告诉记者。为满足广大学生对艺术的渴望,该校成立了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各班除参加校级社团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参加班级社团,每周五下午是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的集中活动时间。
近年来,该校把“让校园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摘到梦想中的星星”作为艺术教育的总目标,紧紧围绕“让艺术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这一中心,通过多种载体打动孩子们的心灵,张扬孩子们的个性,给每个孩子的生命打上最灿烂的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