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产业融合 我市开启“旅游+”模式
我市景区讲解员培训班今日开始报名
修武县 举行乡村旅游暨民宿发展研讨会
图片新闻
用真诚服务感动游客
博爱:全方位开发 全视角提升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爱:全方位开发 全视角提升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青天河休闲度假中心建设到月山寺禅修小镇、青天河南洞综合服务区项目谋划,博爱县着力提升核心景区竞争力;从小底樱桃园、柏山冬枣园到确定3~5条农业观光旅游线路和26家农业休闲观光园,博爱县致力于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从举办“5·19”中国旅游日到“青天河杯”马拉松全国比赛、焦作红叶节暨“印象金博爱魅力青天河”全国摄影大展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博爱县全力发展特色文化游。

  这,就是博爱县在去年2月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单位之后带来的变化。

  什么是全域旅游?全域旅游究竟能带来什么?“全域旅游就是将全景区、全辖区打造成适合游客旅游、休闲、学习等多层次体验的场所。这就要求我们服务的精细化,才能满足游客体验的多样化,实现旅游的日常化。全域旅游是一次全面提升,更是一次全面检验。通过实施全域旅游,就是要进一步在做精山水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开发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等方面的内容,不仅是全方位开发,更是全视角提升。”1月3日上午,博爱县委书记、县长张建如是说。

  据了解,2016年,博爱县以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充分运用“旅游+”思维,推动旅游业与各产业、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产品,着力构建起富有博爱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从景点到全域,博爱旅游正加快步伐、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开启全域旅游新模式,迸发出无限活力。2016年,该县全年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2.86%。

  走在青天河景区,整洁的景区环境,整齐的服饰和统一的标识,还有那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顿时让你有种到家的感觉。博爱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博爱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制订了青天河文化旅游园区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全域旅游、功能提升、民俗小镇、旅游新业态、旅游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高质量、高标准谋划实施旅游项目25个。

  实现核心景区提升力,这只是博爱实施全域旅游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为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博爱县加快乡村旅游建设,实现农旅融合联动发展;挖掘竹文化旅游线,打造博爱旅游亮点;依托优势资源,加快文化旅游服务节点建设;开启“互联网+”新模式,推进全域旅游智慧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县城,如何将农业与旅游融为一体?博爱县在打造全域旅游探索中找到突破口。去年,该县整合寨豁、月山、许良、金城、孝敬等乡镇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形成景区带动、景镇联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确定3~5条农业旅游线路和三渡湾等26家农业休闲观光园,充分利用果园、竹园、养殖园、药园等资源,打造西部竹林水乡体验区、北部四季花果度假区、东部现代农业观光区、南部紫海绿洲休闲区,初步形成了寨豁乡小底村樱桃园、月山镇五行坡生态园、柏山镇冬枣园等集观赏、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大力发展郊野公园、观光农园、亲子乐园、休闲农园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在博爱县大街,一座崭新的造型新颖的旅游公厕展现在博爱县街头,这就是该县实施全域旅游后给这座县城带来的最直观变化。

  谈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张建信心百倍地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既利于当前,也有利于博爱发展的长远,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事关博爱的发展和未来、事关博爱人民的福祉。我们全县上下要在把握规律和本质上下功夫,要在落实责任和要求上下功夫、要在实现目标和绩效上下功夫。只要我们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最大的功夫,我们就能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绣’出博爱美好的明天、‘绣’出博爱人民美好的未来。”

  诚如张建所言,全域旅游就是全方位开发,全视角提升。博爱县,正通过全域旅游,从山水旅游到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实现全方位开发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通过实施全域旅游,在提升核心景区竞争力的基础上,改善城乡生活环境,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让这座县城焕发出勃勃生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