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哮喘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占很大比重,尤其以青年居多,秋冬是其高发季节。该疾病可反复发作,治疗不当常导致迁延发作,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若出现严重急性发作,救治不及时有可能致命。
市中医院肺病肾病糖尿病科主任张春雷告诉记者,哮喘的病因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哮喘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等,其常见症状是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重症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时可有窒息感、大汗淋漓、说话不成句、意识模糊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哮喘是一种可控制的疾病,如果进行系统治疗和护理,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张春雷介绍,目前,对于哮喘的临床治疗主要有西医和中医两种。西医学对哮喘病机的研究模式是:过敏—炎症—痉挛—咳、痰、哮喘,其治疗方法为:抗过敏—抗炎—解痉—平喘,以抗炎为主,使用激素辅以解痉平喘类药物,规律使用,哮喘可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常常需要持续用药,而且激素的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的反跳现象,常使患者不能很好地遵医嘱,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对哮喘很早就有详细观察和深刻认识。秦汉时期,中医学典籍中就有哮喘症状的描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金元时期的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中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中医将哮喘的特点总结为邪实正虚。
张春雷告诉记者,他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虚实与寒热两方面入手,采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和益肺固本灸、温针灸等特色疗法治疗哮喘,使患者得到有效医治。张春雷提醒,哮喘患者平时在饮食上应清淡且富有营养,要少食多餐,少吃辛辣油腻的食品,不吃能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