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骨科三区实施个体化治疗,为一位47岁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实施了“逆行交锁髓内钉踝关节融合内固定术”,取得满意疗效。这是该科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诊疗以来难度较大的一次手术。
此次手术的患者为女性,患小儿麻痹症后,曾实施过距下关节融合术,胫骨下段有6个月的陈旧性骨折。同时,患者还有肢肌肉萎缩症,小腿明显变细,肢体短缩,踝关节关节炎严重,关节软骨剥脱,关节间隙狭窄。十几年前,患者已经形成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并伴有顽固的关节疼痛,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疼痛越来越剧烈,每走一步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精神上也备受折磨。为此,患者先后到我市多家医院求治,都因其病情特殊,无法给予手术治疗。
患者入住市人民医院后,骨科三区主任王忠仁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对其病例进行认真讨论,为患者进行个性化诊疗。经过反复论证,大家一致建议,为患者实行踝关节融合术。关节融合术是一种导致关节骨性强硬的手术。当踝关节强直时,无疼痛及明显畸形,仍可步行和完成各种劳动,且手术对外观无甚影响,融合后丧失的功能可由跗中关节部分代偿,故术后效果比较理想,容易被病人接受。同时,踝关节融合术也是终止病变、解除疼痛、纠正畸形并提供关节稳定的有效手段,被视为严重受损踝关节的标准治疗方法。不过,踝关节融合的方法很多,显露途径也不同。
手术方案初步确定后,由于踝关节融合的方法较多,具体选择哪一种成为摆在骨科三区医生面前的难题。在反复商讨后,大家考虑到患者对患肢长度恢复的要求以及患肢长期活动欠佳、骨质疏松明显、以往的松质骨螺钉固定方法难以达到坚强固定等多种因素,最终选择了为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逆行交锁髓内钉踝关节融合内固定术。不过,由于这次手术很多方面没有先例,为了稳妥起见,手术前期,骨科三区打印了3D模型,进行模拟手术。经过术前积极准备,手术中,医生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整块植骨,充分恢复患肢长度,整个手术十分顺利。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患者恢复得十分顺利。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骨三科成立以后,全科室人员刻苦钻研、共同努力,积极为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多种个体化诊疗,让治疗更高效、更精准,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