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两个相距很近的大土冢,中有虹桥相连,3000多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古温大地上,俯瞰岁月更迭。登冢向东眺望,曾有霞光、海市蜃楼出现,世人称之为“联珠献瑞”,它成为温县人心中的圣地。它曾盛况空前,冢上建有文昌阁、孙真庙等庙宇30余间。它,就是温县人心中的精神图腾——联珠台。几年来,温县民间爱心人士纷纷倾情解囊,重修联珠台,使这座千年土冢重现往日风貌。
联珠台坐落在温县县城西北处,现存冢高7米,南北长30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传说称这是商纣王王后苏妲己的父亲苏护及兄长苏全忠的墓地,相传二人同时战死于追随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后来被葬在这里。
“苏护、苏全忠父子的形象都来源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有待考证。所以,这里是不是苏护父子的墓值得怀疑。”陪同记者采访的温县原文联主席杨连仲说,“苏护的历史原型极有可能是苏国开国君主苏忿生。”
据杨连仲介绍,苏忿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商朝时为有苏氏首领,统管的有苏部落活动区域就在今天的温县一带。据《竹书记年》载,帝辛(殷纣王)九年,“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国语》也记载,“殷辛(殷纣王)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殷纣王带兵攻打有苏部落,抢走了有苏氏美女妲己。苏忿生是否为妲己父亲,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他对殷纣王不满,遂在周武王灭纣的战争中支持武王,立下战功,后被周武王封为苏国国君,并任命他为西周六大卿士之一的大司寇。
那么,联珠台是否为苏忿生与其子的冢?杨连仲说,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还需要考古专家对墓冢主人的身份进行考证,但民间将这两座相连的冢传为苏护、苏全忠父子的墓,可见二人忠义护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在许多温县人眼里,联珠台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清代重臣、三代帝王师李棠阶曾撰文称,联珠台树林茂盛,蔚为壮观,原冢南北长50米,东西宽42米,高约10米,冢上建有文昌阁、卢医庙、孙真庙和戏楼等庙宇30余间,终日香火旺盛,庙内古树参天,名人碑碣牌额颇多。每当庙会的日子,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1938年,日军大举进攻温县,猛烈的炮火将温县县城击毁,联珠台也毁于战火之中。
1983年,温县人民政府将联珠台作为温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为留住乡愁,保护遗迹,2015年,温县爱心人士郑翔仁、王少峰、郑军鹏等人倾情解囊,自愿出资,组织人力、财力、物力,聘请国内资深古建筑修复专家3人、专业古建筑师30余人,组成古建筑施工队,对联珠台进行首期修缮保护。他们坚持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将联珠台与周边配套结合起来,从而使其重现往日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