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证实,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家族病史、脂代谢紊乱、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在这些因素中,有些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比如性别、家族病史;有些是我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改变的,比如吸烟、脂代谢紊乱、肥胖等。其中,吸烟的危害性仅次于脂代谢紊乱,而排在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的前面,且容易清除。
吸烟可能导致肺癌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吸烟者易患冠心病的论断,却仅有少数人知晓。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多两倍,每天吸烟支数越多风险越大。在我国吸烟者的死亡原因中,冠心病仅排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之后,名列第三,而在国外,死于冠心病的吸烟者比死于肺癌的还要多。
烟民也好,被动吸烟者也罢,吸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冠心病,比如会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会促进血小板凝聚而容易形成血栓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如果戒烟,病死率可以降低百分之三十六;如果通过服药来降低胆固醇,纠正脂代谢紊乱,病死率仅降低百分之二十三。由此可见,冠心病患者想降低病死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戒烟。戒烟1年内,患冠心病的风险可降低百分之五十;戒烟5年内,患中风的风险可降低到与不吸烟者相似的水平;戒烟15年内,患冠心病的风险可以最终降低到与不吸烟者相似的水平。
李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