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日报手机客户端 年俗元素扉页图年味十足
本报官方微博粉丝突破30万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本报新媒体服务景区获赞
学生抄袭 老师“连坐”
“体面回家”为“恐归族”作出示范
玩噱头的“补脑班”不足为信
“危整形”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得益彰 合作共赢
本报新媒体服务景区获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张冬 实习生尚怡君)春有踏青之处,夏有避暑之所,秋赏万山红叶,冬看冰挂满山。焦作一年四季都有好的风景,遍布各处的景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我市休闲度假。去年年初以来,本报新媒体中心加强与我市各景区合作,不仅提高了美丽焦作的知名度,扩大了本报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还受到众多网友的称赞。

  微博、微信以直接、高效、迅速、覆盖面广等特点著称,成为各景区网络营销的制胜法宝。去年,本报新媒体中心利用“两微”与青龙峡景区深度合作,不仅多次推介青龙峡景区的美景,让网友通过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领略其风韵,还多次推出线上抢票活动,组织网友到该景区参观。去年8月11日,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平顶山等地主流媒体的新媒体采风团与本报新媒体中心组织的网友采风团欢聚青龙峡景区,联合开展大型采风活动。此次采风活动通过本报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直播,是我市首次举办的跨区域、媒体与景区联动的直播活动。本报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形式直播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除了青龙峡景区以外,本报新媒体中心还与云台山景区、焦作影视城等加强合作,分别组织网友前去参观。去年6月份,组织我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到焦作影视城拍摄个性毕业照;去年8月份,组织网友走进焦作影视城欣赏“梦回秦汉 灯映怀川”灯光艺术嘉年华,走进云台山景区并对此进行直播。

  此外,本报新媒体平台还发布了旅游公益服务信息、为来焦游客答疑解惑、进行舆情正面引导。本报新媒体中心通过全力服务我市景区,不但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还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关注,以便随时了解景区动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