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的老师不约而同地给大一新生布置了特殊的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顿饭,或者拍一张全家福,从这些温暖小事中传递孝心。很多人认为,这年头手机人人有,拍一张全家福是很简单的事;做一顿饭则需要稍微费点心思,吃惯了父母做饭菜的大学生,肯定要在父母的指导下按操作步骤才能完成;很多人认为,“我为父母洗洗脚”是三种作业中最有温度的。
【观点1+1】
@菏泽新志:思路很好,但要因人而异。比如我母亲,我给她洗脚就令她很不适应。她说:我又不是地主婆,自己能动为什么要你做?等我不能动时你守在身边才是真的孝顺。
@胜平王大头:一次洗脚,拉近了大学生与父母的距离。大学生蹲下的那一刻,是成长,是生活的感悟;起身的那一刻,是坚强,是心灵的满足。孝敬父母不难,只需做一件小事,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菲菲-Wang: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只要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就是孝顺,就是爱。
@露丝独特:给父母洗脚,是一种孝心作业。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长大。我们给父母洗脚,在向父母表达孝心的同时收获亲情,这样的寒假作业越多越好。
@三七锦:高校是将传统美德传递给下一代的重要基地,“我为父母洗洗脚”这种特殊的作业,是高校对学生孝道的培养。“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好好地爱他们,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力量,走好人生道路。
@阿七若丹:孝道是人类宝贵的美德,良好的教育是孝道传承的最好手段,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做法值得点赞,更值得提倡。
@龙腾四海112:南京大学等高校布置“温暖作业”的出发点非常好,很值得提倡。希望大学生们不是被动地为完成作业而给父母洗脚,洗一次再无下文,而是将孝道牢记在心,时时刻刻付诸行动。
@SWUST1502吴浩然:当年的一句“妈妈,洗脚”广告词感动了无数人,如今南京大学等高校把“我为父母洗洗脚”当成作业,值得提倡,因为这会让大学生变得成熟,懂得感恩。
@加州冰雨:“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顿饭,看似有些形式化,但足以唤起儿女们的感恩之心。感恩父母,传递孝心,这样温暖又特别的寒假作业不妨多些再多些。
@江苏日月江南:在大学生中弘扬孝道是必要的,但大可不必具体到为父母洗脚等细节上,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只要大学生具有孝心,能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值得鼓励。
@刘霞科大新闻系:虽说“我为父母洗洗脚”过于形式化,但我觉得如果没有这种“特殊作业”,恐怕有的父母一辈子也享受不到儿女为自己洗脚的待遇,仅就这一点,我就要点一个大大的赞。
@卯日星官957:把“我为父母洗洗脚”作为大学生的寒假作业初衷很好,孝心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对孩子而言,这是孝心的升华。对父母来说,会收获发自心底的感动。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孝道才能在内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活力的试试啊:其实,寒假作业的范围还可以再广泛一点。我的一个侄女回家教会了她妈妈使用微信,能够和远方的亲人视频聊天,让家庭气氛更和谐,这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却体现了点滴孝心。
@新闻陈倩:为父母洗脚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体现了孝心和爱心。从小学生入学教育到大学生的寒假作业,孝与善都是不变的主题。一个人只有将孝道深深植根于心中,才能不忘初心,做最真实的自己。
【下期话题】
如此“众筹”该不该
近日,一则题为《某中学教师集资买车方式简直碉堡了!》的信息在网上疯传,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一位中学教师找已毕业学生“众筹”买车的行为引发很大争议,一些学生表示支持,不少学生持有异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