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这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吴奇修2月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2017年,财政部将完善财政支农投入供给体制机制。
一方面,优化支出结构,集中力量保障重点任务。比如,为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2016年,中央财政通过调整农业补贴资金结构,调剂安排23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7年,中央财政将继续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粮食生态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信贷担保体系实现实质性运营,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
另一方面,从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加大整合和统筹力度。2017年,中央财政将从预算编制环节探索试行中央财政农口转移支付“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大幅削减涉农专项转移支付的个数,减少涉农专项转移支付间的交叉重叠,加强专项转移支付内支出方向的统筹使用。
与此同时,财政部支持地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并全面推开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据统计,2016年,全国961个贫困县开展了整合试点,其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92个,纳入整合范围的各级财政资金规模约3200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多万人。这一做法在今年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去年,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已经全面推开,2016年中央财政共拨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442亿元。今年,财政部将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继续支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水利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以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热点和亮点。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支持河南等10个省份启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2亿元,将试点地区从2015年的10个省份增加到12个省份,支持试点工作向纵深开展。2017年将扩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范围,推动建立财政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发展两类项目有机结合,构建覆盖全产业链条的一体化、集成式扶持建设格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