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示范区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
奋勇克难攻坚 发展态势良好
示范区2017年 第一批重点项目 集中开工
撸起袖子加油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勇克难攻坚 发展态势良好
——示范区2017年工作会议报告解读之回眸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编者按 示范区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至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围绕建设“五个示范区”总体目标,突出抓好国家高新区、省级产业集聚区两个载体建设,扎实推进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和生态宜居地,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和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为帮助全区上下更好地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本刊自本期起,分两个部分解读会议报告,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张 攀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经济下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坚持“发展至上、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五个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亿元,比上年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进出口总值39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89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8.2%。

  突出项目带动,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6年,示范区实施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268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9个、1亿元以上项目22个,建成投用项目17个。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2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蒙牛液体奶扩建项目建成达效,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焦作恒大城项目快速推进。引进中山国安火炬碳纳米管和电磁屏蔽膜、德隆吸波材料等3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04亿元。谋划财政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123亿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活力逐步释放。焦作国家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高质量完成首次火炬统计。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总数达12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总数达10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总数达56家,占全市总量的22%;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瞪羚企业1家。与河南理工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全年立项科技项目59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56个、市级重大专项2个,到位上级科技扶持资金1482万元。新申请和授权专利980件、640件,同比分别增长21.4%、24.1%。

  加快转型升级,产业支撑更加有力。示范区在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95家,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46.2亿元,比上年增长6.3%。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6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速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7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例达67.4%。出台9条硬措施支持工业企业发展,13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到位,17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正在推进。“明仁”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闲置5年的金叶醋酸纤维公司重新投入生产运营,卓立膜材料公司破产重整稳步推进。设立“助保贷”风险保证金,通过应急转贷、“助保贷”、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办法,为企业融通资金14.67亿元。11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集体挂牌,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10家。在服务业方面,与建行焦作分行、焦作中旅银行签订了“一揽子”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新落地电商企业15家、创客企业25家,注册小微企业总数达到198家。新康华医药电商物流等项目加快推进。“四上”企业入库66家。在农业方面,粮食总产量19.25万吨,建成、在建都市农业园区3个,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个,创建“三品一标”2个,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55亩。

  统筹城乡发展,承载能力稳步提升。示范区实施城建项目38个,完成投资15.2亿元,新增城市道路12公里、城市绿地23.4万平方米。黄河路(迎宾路至中原路)快车道建成通车,完成世纪路、神州路“白改黑”工程。中原路污水泵站建成投用,新建配套雨污管网23公里。金沙、沁苑社区一期工程入选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新改建县、乡、村道路22公里,苏家作村天然气总网基本建成,改造农村危房235户,建设各类饮水工程7项,解决农村826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5万亩土地规模整治项目进展顺利,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达标村7个、市级生态村6个。大沙河两侧8.3平方公里土地纳入焦作城市总体规划范围,盘活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利用土地1200余亩,转用征收农用地11批次1.2万余亩。

  加强生态建设,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示范区的南水北调农村段干渠绿化全面完成,全年新增造林面积3200亩,超过市定任务500亩,建成公路绿色廊道8公里。编制完成水系连通和怀庆河、沁泉湖、山阳河、碧莲湖“两河两湖”景观设计规划。北山治理、“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成效显著,共清理垃圾70万立方米,取缔废品回收站点53个,整治堆料44处,关停“土小”企业12家,治理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饮企业22家,关停整治涂装作业单位80家,取缔非法石料经营加工点、堆放点43个,建成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污染围城”整治综合排名全市第一。严格实施“六控一应急”举措,建筑工地全面落实“六个100%”要求,完成高新热力公司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拆改燃煤锅炉41台,淘汰黄标车826辆,取缔“土小”企业12家,清理环保违法违规项目232个,PM10、PM2.5浓度和空气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

  坚持发展为民,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示范区全年民生财政支出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9%。实施劳动力“千人培训”计划,培训1153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51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8人;河南理工大学创客空间成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创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5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26万人;农村养老补贴人数2.18万人,覆盖60岁以上农民;享受被征地人员养老金人数944人。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280元。投资6500万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韩公教育园区实验小学、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省级示范性高中硬上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三连增”。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示范区医院门诊病房楼、急救指挥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标准化村卫生室29所。建成2个乡镇敬老院,新增农村幸福院10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民间养老服务机构1家。招聘专职辅警104名,实现了“一村一警”。投资710万元完善技防设施,配备“社区e通”终端设备228台,实现了区、乡、村三级联网和区域全覆盖。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信访形势总体好转,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坚持依法办事,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示范区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升级和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实现“一委一办一中心”和管办分离,通过了省级验收;全年完成招投标项目90个,成交金额1.1亿元,节约资金1145万元,节资率10.66%。对125个财政投资项目进行预决算审核,审减金额2566万元,审减率14%;完成政府采购总额7185万元,节约资金935万元,节约率11.5%;对23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三公”经费同比下降6.27%。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2016年,政府法律顾问参加项目谈判、信访案件处理、重大政策出台等专题会议30余次,审查把关经济合同、投资协议并出具法律意见书50余份,审查修改规范性文件20余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