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普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着力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
图片新闻
杨永国:医者仁心为患者
世界太极城 温县当先行
过节“井喷式献爱心”
“朋友圈屏蔽父母”与孝道无关
完善监管
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过节“井喷式献爱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据《工人日报》报道,有养老院负责人坦言,春节、重阳节和儿童节是爱心人士扎堆献爱心的三大节日。日前,住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一家养老院的王婆婆说:“今年春节还好点,前年重阳节我一天被梳五次头、洗好几次脚,来的人一拨接一拨,每一拨人都是待一会儿、照几张照片就走了。”“平时没有人来看望,过节突然都来了。其实,老人们很盼望平时有人来,而不是过节扎堆献爱心。”上面提到的那位养老院负责人说。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小帅哥Peterwang: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者没有真正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而是将自己的爱心强加于人。其实,献爱心这类善事我们每天都可以做,没有必要局限在某些节日,如果没有合理安排,难免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秋泉12:这样的爱心掺杂了太多假冒伪劣的成分,流于形式,会给需要帮助的老人带来麻烦。

  @不知潇湘在何处:过节“井喷式献爱心”现象折射出了形式主义,活动组织者往往会通过献爱心的形式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我认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种只做表面文章、缺乏真情付出的献爱心活动,会给老人带来感情上的伤害,他们最需要的是真正的关心和问候,而不是过节时的一阵风。

  @露丝独特:过节“井喷式献爱心”,对这个群体来说非但不是一种幸福,反而是一种折磨,大家若真想为老人献爱心,请不要在过节时让爱心“井喷”,还是让它“细水长流”比较好。

  @唐爱雷:过节“井喷式献爱心”是演戏,老人只是某些人的道具,他们不但不能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反而会因此疲惫不堪。笔者希望献爱心不要走形式,平时多看看老人,让爱心“细水长流”。

  @细数青山望蓬莱:每到节日,爱心就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儿童图个热闹,或许对此还能接受,但老人可能就不适应了。

  @南蛮小王爷125:过节“井喷式献爱心”的组织者缺乏的正是爱心,此举简单粗暴!

  @落雪怎无痕:平时冷冰冰,过节如刮风;扎堆送温暖,老人头发懵!

  @我本真善良:献爱心没有错,但每逢节日扎堆献爱心的人,就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嫌疑了。所以,献爱心、做好事,应该像雷锋那样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

  @劲草天地:过节“井喷式献爱心”不仅扰乱了老人正常的生活规律,更让老人在感情上承受“被爱之苦”。“井喷”关爱不可取,献爱心需要“细水长流”。作为敬老院负责人,应该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为献爱心者安排探望时间,切勿因此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下期话题】

  停车那些事

  日前,有广州市民曝料,停在广州越秀区梅花路咪表路段的十几辆私家车,一夜之间车窗被砸,财物遭受损失,连车里的过年红包都被搜刮一空。该咪表路段停车收费发票背面写着:咪表路段收取的是临时停车占道费,不包含车辆保管费,请车主自行妥善保管车辆及财物。咪表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只负责停车,其他概不负责。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