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春节期间,温县陈家沟人气“爆棚”,祭祖大典、陈家沟村太极拳比赛、太极文化梦幻灯光节等以太极文化为载体的主题活动异彩纷呈,吸引了5万余名海内外太极拳爱好者来到拳乡感受太极文化。
陈家沟的人气旺了,村里乃至全县的餐饮、住宿、商贸等相关产业也被带动了起来。如今,作为温县独特的资源禀赋,具有悠久历史的太极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太极拳产业的全面发展。
温县太极拳产业发展的成果是如何取得的呢?近年来,温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太极拳发展,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始终把太极拳产业放在工业、农业、民生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提出“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的发展目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了太极拳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武术太极、旅游太极、文化太极、养生太极”等产业发展目标,全面实施“太极拳+”战略,推动太极拳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了“太极搭台、经济唱戏”的太极拳产业发展新格局。
围绕“武术太极”
做强太极拳武术产业
近年来,温县积极利用太极拳发源地和太极拳著名传承人的影响力,全力打造太极拳品牌赛事。该县坚持每年在陈家沟举办一届县级太极拳锦标赛,并积极向省、市和国家级体育部门申请知名赛事举办权,承办和举办了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武林大会走进陈家沟活动、省十二运太极拳比赛、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太极拳争霸赛、太极拳邀请赛等多项赛事。目前,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品牌赛事,为该县乃至我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进一步加强太极拳规范化建设,该县制定完善了太极拳段位制考评标准,全面推进太极拳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太极拳段位制培训和考评工作,大力发展与段位制评授相关的产业;推动陈家沟太极拳系列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太极拳+”的优势,打造陈家沟太极拳馆世界级品牌,形成太极拳推广普及的“航空母舰”;积极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持续开展党政机关太极拳大赛、教育系统太极拳大赛;加强与体育部门和院校合作,先后同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上海体院、陕西体院、北京体院、武汉体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进行合作交流,分别在陈家沟建立培训基地,为推广普及太极拳搭建了平台。
同时,该县在现有武术馆校20余家、小型家庭武馆30余家,年培训太极拳学员上万人次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聘请国内从事太极拳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和有禄等太极拳名家为客座教授,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开展培训工作。
围绕“旅游太极”
做优太极拳旅游产业
作为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域、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以陈家沟文化旅游区为核心,邀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完成了面积30平方公里的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村庄规划设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等规划;实施了陈家沟老村改造、东沟改造、智慧景区、旅游汽车站、商业街等建设项目,融入了名人故居、太和堂药店、镖局、酒坊、盐社等元素,实现了陈家沟村容村貌的历史性改观;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对祖师堂、拳谱堂和太极拳博物馆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了陈家沟文化旅游区的对外形象。
为全力创建太极旅游品牌,该县积极拓展品牌创建空间,推进太极拳申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完成“陈家沟”驰名商标认定工作,加快“陈王廷”“王廷”商标注册保护工作;加强对外宣传营销,先后在郑州、深圳、上海等地举办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推介会,集中举办了《龙之诞生》开机仪式、“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活动,引进了投资100亿元的中国太极镇项目,承办了2016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陈家沟活动;扩大区域合作领域,组织旅行社到陈家沟考察,拓展客源市场,利用太极拳融入“老家河南”旅游推荐产品优势,建立陈家沟景区与周边及全国知名景区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焦作市与瑜伽之都——印度瑞诗凯诗市签署了《太极文化瑜伽文化国际友好合作备忘录》。
该县不断拓展太极旅游内容,引进陈家沟太极拳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了太极拳国际交流中心,培育了一批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积极扶持温县红棉鞋业、太极源服饰等太极拳用品生产企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批体现温县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作品,促进旅游与工业、与农业、与商贸服务业的融合。据悉,该县每年利用旅游、寻根、体验、互联网等方式销售太极相关产品达8000万元。
围绕“文化太极”
做大太极拳文化产业
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该县深度挖掘太极拳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主干道两侧设立太极拳文化特色雕塑,安装太极文化公益广告;将引黄渠、南水北调渠两侧道路建设成为太极文化骑行绿道;将城区滨河公园更名为太极拳公园。该县还邀请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到陈家沟进行采访、宣传,与世界太极拳网联合拍摄大型网络纪录片《太极拳》,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广泛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面向世界宣传太极拳文化,持续提升太极拳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该县积极推进太极拳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引进了上海湘江实业投资100亿元的太极镇旅游及服务配套综合项目、投资6亿元的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项目、投资1亿元的杨露禅学拳处复建项目和东沟改造项目。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陈家沟太极拳研究院的平台作用,加强太极拳理论研究,建设太极拳文化交流高地;创办《太极拳》杂志,编撰出版了太极拳丛书,制作了大型《太极拳》画册,向世界各地游客免费发放;举办世界太极拳名家走进陈家沟活动,开展太极拳文化论坛,使太极文化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气息。
围绕“养生太极”
做好太极拳养生产业
如何做好太极拳养生产业?近年来,温县利用太极拳的养生健身特效,推动太极拳与运动、文化、食疗、生态等养生功能相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
推动太极+运动养生。该县依托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太极文化研究院等机构,发挥太极拳健身功能,创新发展养生太极拳,推动强身健体。
推动太极+文化养生。该县深入挖掘太极拳的艺术、美学、心理学、医学等内涵,发展文化养生。
推动太极+食疗养生。该县依托太极与“四大怀药”养生功能,深入挖掘“食养”资源,形成地域特色明显、品种繁多、生态保健的食养体系。
推动太极+生态养生。该县积极开发东沟、黄河湿地森林氧吧功能,探索休闲养生模式。
推动太极+医疗养生。该县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康复中心,把太极拳融入康复治疗之中,发挥太极拳在慢性病防治以及康复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
陈家沟太极拳是世界级品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温县将继续做好申报太极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推动太极拳产业开发上升到国家层面,争取将太极拳上升到国家级战略,让太极拳在我省体育产业发展中焕发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