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客运站皆是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多数客运站的候车厅都布置得舒适温馨。然而,也有部分车站的候车厅存在过度开发、商铺过多的现象,候车空间被严重挤占,乘客出行舒适度大大降低。据《人民日报》报道,西部某火车站的购物长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候车空间;北方某市的高铁站,候车厅里的数百个座位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家商业店铺。
无论是火车站、汽车站还是地铁站的候车厅,都是与公共交通相配套的公共设施,主要功能是供乘客候车休息、排队检票。既然公共车站承担着公共服务功能,候车厅显然不能与此功能相违背。虽然在市场经济时代,各类车站可以适当走商业化道路,乘客也有在候车厅消费购物的现实需求,但候车厅的商业服务不能挤占公共服务的应有地位。换言之,商业开发候车厅不能违背其“候车”的本意。
当候车厅的座位远远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时,很多乘客只能站着、蹲着或者席地而坐。将好好的候车座位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商业店铺,这便是一种“鸠占鹊巢”了。此举不仅会影响车站正常的候车秩序,而且会对乘客权益和出行舒适度造成危害。根据《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普通候车室中,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1平方米。当商铺大举入侵候车厅,我们该如何坚守这个底线?
车站候车厅不排斥商业,适当的商业化既是车站维持自身运转的需要,也可满足乘客的消费需求,但前提是本末不能倒置,候车厅的“候车”功能需要得到保证。毕竟,候车厅不是商业街,而是一个承担公共服务功能、具有公益属性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