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建筑垃圾的长效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是破解“垃圾围城”顽疾的有效手段。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在建筑垃圾管理方面,今年我市将通过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巩固“垃圾围城”整治成果,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探索具有焦作特色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新路子。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不断增加。去年,在“垃圾围城”整治中,各城区高度重视,强力推进,较好地解决了城区建筑垃圾乱堆、乱倒问题。市城管局与住建、规划等部门在充分沟通、实地勘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城区规划设置了5个建筑垃圾周转(堆放)场地。去年以来,全市出动垃圾清运车约9.5万辆次,清运垃圾204.1万立方米,推平、覆盖、填埋133.5万立方米,一些长年堆存、无人清理的垃圾得到清运,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
根据测算,我市城区每年要产生280万吨至400万吨建筑垃圾。新的建筑垃圾还在不断产生,要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垃圾围城”出现反弹,解决好垃圾的出路问题是关键。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今年在建筑垃圾的管理上,我市将持续深入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巩固“垃圾围城”整治的成果;着力推进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好垃圾的出路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堆存问题。
随意堆存的建筑垃圾被喻为放错了地方的城市矿产资源。去年7月份,我市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市,将优先享受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推进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今年,我市城管部门将以建设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市为契机,着力推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补齐管理政策的短板和科技化管理的短板,制定具体的建筑垃圾管理政策法规,升级数字城管的垃圾管理系统,对建筑垃圾私拉、乱运、乱倒现象进行抓拍取证,依法管理好建筑垃圾。
我市将通过建立政策、科技、人防“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格、消纳处置有序、执法查处严厉、道路保洁及时到位”的建筑垃圾管理模式,从源头、运输、消纳3个关键环节,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特许经营管理,探索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路子,使建筑垃圾成为再生资源,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