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党报托管运营政府部门微信平台渐成趋势
看《焦作日报》又添新途径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青龙峡景区 将推出峡谷寻宝活动
关注本报微视频 就看《E周播报》
“给每一件好事以恰当的鼓励”
内急之事
让公共自行车成为城市风景线
世相漫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内急之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今年68岁的李女士经过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门口时,因内急想进校方便,却遭到保安的阻拦。无奈之下,她蹲在学校门口一角落解决。这一事件引发市民热议。去年,云南省昆明市曾下发《公厕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餐厅、超市、加油站、宾馆等非涉密单位内部厕所原则上对外免费开放,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沿街单位并未对外开放厕所。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水晶小草:为解决市民如厕难问题,许多城市都出台了“沿街单位开放公厕”的相关规定,但这样的规定如何落实,并没有人监督,所以才会出现像李女士一样的内急群众在公共场所方便的尴尬事件。为让好规定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该在具备对外开放公厕条件的单位门口设立标识及投诉电话,当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拒绝市民如厕时,市民可直接投诉,有关部门须及时协调处理。

  @露丝独特: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大多来源于纳税人的钱,非涉密单位内部厕所原则上应该对外免费开放。李女士如厕被拒,才出现了在学校门口一角落方便的尴尬一幕。老人遭遇的尴尬,更是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的尴尬!

  @青天123ab:“人不能让尿憋死”,此话虽不文雅,但道理是正确的。如果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非涉密单位不能为路人提供方便之处,云南省昆明市相关部门应按照《公厕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罚。

  @奥格了:该事件说明我们的规划部门对公共厕所布局规划得不合理,按理说,公园、商场、学校、医院、风景名胜区等人员密集之地应当尽可能多地规划、建设公共厕所,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

  @不知潇湘在何处:人有三急。李女士实在是出于无奈才就地方便的,她的尴尬折射出当地公厕建设、规划等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其实,沿街单位虽然都有厕所,但若对外开放难免会给本单位带来一些影响,所以,政府加大公厕建设力度才是解决此类事情的根本。一座城市应当合理布局公共基础设施,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的形象。

  @小帅哥Peterwang:笔者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在一所中学门口想方便,实在忍不住了,不得已求助学校保安,那位保安请示学校相关负责人后允许我进校方便。随后,我向该保安表示感谢。在我看来,只要大家沟通好,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内急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阿七若丹:解决类似问题,政府加大公厕建设力度最靠谱!

  @胜平王大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解决类似问题,相关部门还是要立足“以人为本”的原则,换位思考,为内急者解燃眉之急,让制度彰显人性的关怀。

  @龙腾四海112:该校保安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他要为学校的安全负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拿出足够的土地,修建足够的公厕供市民使用。

  【下期话题】

  大变活鸡

  前些天,重庆市民王先生与朋友到一家餐馆就餐,点了一只2.6公斤重的活鸡送到后厨加工,没过多久,一盆热腾腾的双椒鸡端上了餐桌。可是吃着眼前的鸡肉,王先生和朋友发现了一件怪事:原本点的是一只鸡,却吃出来10个鸡爪子。来到后厨,王先生发现自己先前点的那只鸡竟然还活着。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