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社区成为太极拳推广的主要阵地
练好太极拳 要注意上肢动作训练
舞动太极神韵 展现老年风采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二十九)
申建军:太极拳成就精彩人生
陈家沟太极拳国术馆 新西兰分馆成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社区成为太极拳推广的主要阵地
——中站区开展太极拳进社区活动侧记
作者: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月16日,在中站区朱村街道梅苑社区文化广场,该社区居民在演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家住中站区朱村街道梅苑社区的乔燕章老人今年虽然已经73岁了,可他身体健康、腿脚灵活,每天清晨都要到社区文化广场练上一阵太极拳。2月16日8时许,他和往常一样穿着太极练功服来到社区文化广场,这时的文化广场上,已经有30多名身穿太极练功服的居民在热身。“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乔燕章和他的拳友们站好队形开始演练太极拳,一招一式,刚柔并济。

  说起乔燕章与太极拳结缘,还真有点来头。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梅苑社区工作人员走访辖区居民后,了解到很多居民都喜欢太极拳,就是不知道去哪里学拳。2007年以来,梅苑社区积极开展太极拳普及和推广工作,先后投资20万元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广场,并邀请社区太极拳爱好者陈晓伍举办太极拳免费培训班。2008年,乔燕章和其他10多位居民成为这个培训班第一批学员。

  “太极拳动静、虚实、阴阳结合,是很好的健身养生运动,又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一练起太极拳呀,什么烦恼全都忘了。现在不光我自己练拳,我还带有徒弟呢!”乔燕章说。原来,梅苑社区在社区文化广场设立了固定的太极拳活动地点,充分发挥社区文体专干、太极拳爱好者和培训班骨干学员的作用,开展了“老手带新手、太极进楼院”活动,向辖区居民培训和普及太极拳,乔燕章在这一活动中担当教练。

  梅苑社区主任王淑霞介绍,近年来,梅苑社区以太极拳为主要载体,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太极进家庭”“老手带新手、太极进楼院”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在学校或其他培训班学习太极拳的辖区中小学生,回家带动和影响家长也参与习练太极拳。同时,梅苑社区联合辖区居民徐慧芳、金竹玲、孙顺发等太极拳老师,在社区开展太极拳免费培训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下到五六岁的小孩,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积极参与,有效推动了辖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普及和推广。

  “太极拳走进社区,大家练拳、教拳并相互切磋技艺,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社区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楼院邻里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王淑霞说。据了解,近年来,通过推广普及太极拳,现在梅苑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员日益增加,太极拳已成为梅苑社区群众喜爱并熟练掌握的一项健身技能,习练太极拳的人数由原来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人,在社区内形成了崇尚太极、参与太极、追求太极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着积极作用,并在中站区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今天我们邀请了太极拳名师刘连生现场为大家指导太极拳演练。”2月17日上午,在中站区王封街道瑞丰社区,该社区党总支书记申玲对面前10多位身着太极练功服的居民说。作为中站区太极拳协会的核心成员,还是该区太极拳进社区领导小组成员,多年来,刘连生先后深入瑞丰、冯封等五六个社区向社区居民免费教授太极拳。目前,跟他学拳的群众有200多人。

  为丰富社区群众的文体活动,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中站区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其中设置的太极拳表演项目,更是成为展现各社区文化特色和居民风采的载体。“为了推广普及太极拳,我们成立了太极拳进社区领导小组,定期邀请太极拳名家对社区群众开展免费培训;成立了中站区太极拳协会,并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教居民演练太极拳。同时,举办太极拳(剑、扇)比赛等活动,让太极拳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目前,中站区演练太极拳的群众已达3万余人。”中站区文体局局长郭凌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