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肺肿瘤之一,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所以也称支气管肺癌。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死因,而肺癌则包揽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两个第一。
市中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史国梅告诉记者,导致肺癌的原因很多,包括大气污染、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吸烟,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等,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5∶1。
肺癌之所以可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史国梅表示,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加上很多人对于肺癌的警惕性不高,出现咳嗽、乏力等症状后,很多人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延误治疗。
很多人觉得,既然肺癌早期发现率如此低,中、晚期死亡率如此高,能否听天由命呢?史国梅不这样认为。她表示,除了定期体检提前发现外,进行规范和综合治疗则是关系到是否能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目前,治疗肺癌的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疗法、免疫疗法和中医疗法等。西医放、化疗短期内效果明显,但肿瘤容易复发,同时还有较大的副作用。中医治疗肿瘤虽然很难直接使肿瘤立刻消除,但有可能改变肿瘤的生长环境,控制和延缓肿瘤进展,从而从根本上逆转肿瘤的生长进程,达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史国梅介绍,肺癌是中西医学共同的疾病名称,在中医学上属于“肺积”“痞癖”“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引起的。本病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大体把肺癌分为痰阻肺络、痰湿蕴肺、阴虚毒热、气阴两虚4种常见的临床证型。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是中医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临床上根据虚实的不同以及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按标本缓急恰当处理,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加具有一定抗肺癌作用的中草药。肺癌早期,以邪实为主,治当行气活血、化瘀软坚和清热化痰、利湿解毒;肺癌晚期,以正虚为主,宜扶正祛邪,分别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散结及益气养阴、清化痰热等。
史国梅告诉记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们从正邪和虚实两方面入手,根据患者肺癌的不同证型辨证用药,采用口服中草药中成药、外敷膏药、静脉输注中药、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等特色疗法以及深部热疗、超短波等物理疗法治疗肺癌,并与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效果显著。
最后,史国梅提醒,肺癌患者应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避免或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等致癌因素的长期刺激;生活上应按时起居,心情开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袭肺造成肺部继发感染;饮食方面宜少吃辛辣刺激之物,多吃香菇、海带等食物。史国梅特别强调,市民患了肺癌以后一定要戒烟。
左上图 史国梅(左)正在为一名患者把脉。
本报记者 高永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