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版:科普焦作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辛长永:辛勤耕耘为三农
打造群众喜爱的科普阵地 ——2016年市科技馆科普工作综述
图片新闻
为什么把公园绿地称作城市“绿肺”?
狗撒尿引发的骂战
扫码“陷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辛长永:辛勤耕耘为三农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 实习生 聂 鑫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人物档案:辛长永,男,园艺专家,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系,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现任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园艺研究所所长、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常务理事、中共武陟县大虹桥乡东阳照村驻村第一书记、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资深专家。

  “农林业科技工作者要不断积累、更新农业科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科技成果,才能真正为农民多办实事、办好事,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2月25日,奋战在我市农业科技战线20余年的辛长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86年,辛长永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后,一边努力学习农业科技专业知识,一边跟随老师深入山区、农村开展农业科研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农业科技工作者。1990年,大学毕业的辛长永成为我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一名科技工作者。

  1993年,辛长永敏锐地发现我市苹果种植产业发展陷入低迷状态,为帮助我市果农调整产业结构,辛长永主动牵头成立了“早、中、晚熟桃树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课题组,积极开展桃树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并先后在博爱、温县等地推广新品种桃树1万余亩。1995年,该课题组培育的新品种桃树,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第二年被评为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为帮助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辛长永将科研眼光转向太行山区,并参加了“太行山区野生酸枣资源产业化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枣树防落增产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等课题协作组,带领农业科技人员展开科研攻关。

  经过不懈努力,辛长永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太行山区野生酸枣资源产业化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太行山苔藓植物资源调查与SRAP分析》等科研项目,荣获焦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枣树防落增产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中农红灯笼柿选育与应用》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2014年初,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辛长永牵头成立了“阳台盆栽有机蔬菜”课题组,带领农业科技人员从全国各地筛选、引进500余个蔬菜品种,根据城市阳台生态种植条件,开展新品种筛选试验,并对栽培基质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筛选试验研究。最终,该课题组选定了西红柿、茄子、辣椒等适合阳台盆栽条件的蔬菜品种开始推广。

  20多年来,由于专业技术工作突出,辛长永收获了10多项农林业科技进步奖,获评河南省林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焦作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他研制的温室大棚自动卷帘设备,获得两项国家专利,为我市农林业科技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