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免费入馆参观观众36万人次,接待各类参观团队171个,先后获得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第二批环境教育基地、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2016年,市科技馆的科普工作硕果累累。
市科技馆是我市重要的科普教育阵地。去年,该馆紧贴群众的科普需求,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主线,以科普信息化建设、品牌活动推广为重点,突出抓展厅展教、科学工作室、科普讲解工作,狠抓队伍素质提升,着力打造群众喜爱的科普阵地。
紧贴需求:主题科普活动丰富
丰富的科普活动是科技馆吸引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载体。根据群众需求,市科技馆去年抓住节假日公众入馆参观高峰期,策划了一系列主题科普活动。
元旦假期期间,市科技馆开展了“飞向北京 飞向太空”航模制作活动,200余名航模爱好者参加活动;春节假期期间,开展了探秘闯关、科学实验等活动,发放奖品3000余份;“五一”假期期间,首部科普剧《森林探秘》上演,充满童趣的故事、优美的舞蹈、有趣的科学知识吸引了许多孩子;“六五环境日”期间,环保科普剧《生存与毁灭》《为蓝天点赞》成功上演,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以上3部科普剧累计演出12场次,观看观众达9000人次;暑假期间,举办小小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和科普夏令营活动,200余名学生参加培训,并选拔40名学生参加夏令营,走进温县小麦博物馆、太极拳馆、博爱无土栽培基地、华润电厂进行科学考察,为孩子们学科学提供了广阔舞台;“十一”假期期间,推出大型互动真人秀《科学加油站》,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乐趣,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展览教育是基础,科普活动是灵魂,科学工作室是平台。为使科普活动常态化,市科技馆去年开放科学工作室,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更新”。科学实验秀最新研发了《冰与火》《物理pk化学》《泡泡秀》《液氮》等4个科普实验,全年累计演出400多场次,观众达5万余人。航模工作室、实验工作室、创意工作室免费开放以来,共开班7期,1000余人参加培训;机器人工作室累计开班32期,培训学员407人。
探索创新:“馆校结合”相得益彰
作为社会教育场所,市科技馆的教育作用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为更好服务青少年,该馆依托特色活动资源,与学校教育和课堂改革相配合,着力探索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师生的“馆校结合”科普模式,让市科技馆成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去年,该馆在市实验小学开展了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互动、体验、探究式的学习新方法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此外,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市科技馆组织落实了“中国流动科技馆焦作巡展”活动,圆满完成了展出,共接待观众50万人次。
去年,该馆还组织开展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马村实验小学、武陟覃怀中学等地,受益学生达5万余人次,深受师生好评。
创新研发:线下线上共同发力
为更好服务入馆群众,除做好正常展厅开放工作外,市科技馆还以打造数字科技馆为契机,推出了智慧城市公共WIFI免费服务和展品语音导览系统,入馆群众通过扫描展厅二维码,关注市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后,即可在全馆享受免费WIFI服务。入馆群众只需扫描展品二维码,即可收听收看展品原理、应用和操作方法。展品语音导览系统的推出,大大提高了观众参与互动活动的热情,实现了科普信息化资源的普惠共享。
为更好普及科学知识,该馆开通了焦作市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定期向观众推送前沿科技、科学百科等科普知识,并组建网络客服队伍,及时满足网民线上沟通交流的现实需求。该馆通过线上线下游览参观的互补作用,极大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
去年,全国第四届科学表演大赛在新疆举行,共有200余部作品参加比赛,该馆创作的科学实验秀《物理pk化学》、成人环保科普剧《生存与毁灭》分别荣获全国一等奖和三等奖。通过大赛,该馆进一步拓宽了科普工作的思路,提高了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