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的一年,也是提速提质、创新实干的一年。一年来,市公管办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源头防腐为重点,以规范交易为核心,以优化服务为主线,全力打造规范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市场环境。去年,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累计完成各类进场交易项目1019个,成交金额24.2亿元,节约资金3.38亿元,增收977.36万元。
坚持提速提效 突出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交易业务更加规范
创优工程建设招投标服务。建立业务分析机制,模拟交易过程,剖析交易漏洞,规范交易流程;严格程序性监管。严把公告发布、专家抽取、现场监管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抓好重点项目服务,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专人负责、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方法,在时间上优先、服务上优质、人员上保障,确保项目交易快速推进。2016年,我市共完成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416个,中标金额14.21亿元,节约资金2.64亿元,节支率15.66%。
严控政府采购业务风险。持续改进采购方式。先后修订公开招标采购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单一来源采购文件模板等,实施采购项目效率评价制度,全力提高采购业务效率和规范化程度。建立采购文件内部会审制度,做到采购程序不出错、严格规则不走样。2016年,我市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485个,成交金额4.07亿元,节约资金6493.13万元,节支率13.75%;完成医疗采购项目59个,成交金额6612.93万元,节约资金898.55万元,节支率11.96%。
抓牢产权交易业务关键。在做好日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的同时,重点开展了公务用车拍卖活动。2016年,我市先后举办公车处置拍卖活动14期,拍卖公车901辆,成交价款1743.19万元。
严格土地出让程序。严格落实“廉洁准入”制度。认真审查竞买人资料,确保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证明时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严禁参加竞买活动,实现了国有土地出让的“三公开”(公开出让信息、公开出让过程、公开出让结果)。2016年,我市共完成国土资源交易项目8宗,成交金额4.89亿元。
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制度先行 交易改革更加深入
强力落实既有的、关键性改革举措。一是进一步修订并严格执行交易文件标前公示制度,认真督办意见建议的落实,实施先行备案、后续发布公告的措施,规范招标文件和招标公告的编制行为。2016年,我市公示项目361个,公示次数382次,收到并处理意见建议160余条。二是强力推行评标专家独立评标制度,不断规范专家抽取和监督程序,严格落实评标区进出登记制度。三是中介机构随机抽取制度。2016年,我市先后比选项目65场次、91个项目。
持续创新机制巩固改革成果。启用视频直播系统,将评标过程通过候标区大屏幕对公众直播,保障各方交易主体的知情权。对交易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疑难杂症实施集体磋商议事机制,进行集体研判决定。同时,取消房建市政类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人诚信档案证明,提高交易市场的竞争度和开放度。
坚持依法合规 突出综合监管 交易效果更加公平
围绕规范开评标业务加强监管,大力推行5项工作机制。投标人代表对投标文件密封标志检查制度,规范开标程序,维护各方权益。标前提醒制度;评标前对评委回避、评标纪律和评标要求进行规范性提醒;标中考评制度,对中介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工作行为定期进行考核打分;中标结果公示制度,由招标人公示中标候选人得分、业绩、废标单位及原因、评委会组成等;招标活动记录制度。对投标、开标、评标过程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围绕规范交易主体行为加强监管。一是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取消对中介机构诚信库会员的入库时间限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诚信管理,先后对14家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对13家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在限期内不得进场开展中介活动。二是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对不能按时参加评标活动、在评标中弄虚作假的13名专家进行了严肃处理。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先后开展了27场次分别由各方交易主体参加的专题培训,进一步增强交易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提高开评标、监督管理等工作质量。
围绕质疑投诉处理加强监管。建立健全质疑投诉转办督办工作制度、质疑处理暂行规定等,进一步明确质疑投诉受理的要件、办理的主体和流程以及时限要求、办理效果等,并积极对质疑投诉件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对重大项目投诉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办理,确保受理件转得下去、办得高效。2016年,先后受理并协调办理质疑投诉76件、上级转办件6件,协助查处虚假投标案件1起。
坚持科技引领 突出服务优质 交易保障更加有力
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建设完成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三大平台,完成与省平台和部分县级平台的对接,实现了交易信息的自动推送;加快启动电子交易系统,集中力量对招标文件范本进行修改完善,使项目交易从原来的网上报名、收退保证金、下载标书等,拓展到网上开标、评标。从2016年11月24日开始,凡进场交易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类项目,已实现全流程电子交易;建设完成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平台,并对部分预算单位试点网上采购,收到良好效果。
服务全市中心工作能力逐步提升。为确保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进得来、交易快、效果好,开展了“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对标合肥、大干100天”活动,启动“一站式”服务,在省内首例开通“400”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咨询电话,先后建立63项交易工作预案,各科室公开47条服务承诺,实施“四大保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上门提供政策、技术等服务。对重大交易项目建立红绿黄三色督办机制,用最好的体制、最优的服务、最强的举措,为焦作大建设、大发展提供助力。
加快推进市县一体化进程。我市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建设任务和达标验收工作;开展3轮督导,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督导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并进行模拟打分;下发9份规范性文件,建立周督导、周通报制度,强力推动工作任务见实效;加大业务指导力度,明确“四个统一”的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标准,全力构建市县两级工作联动、信息共享的平台体系。2016年,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累计投资1700多万元,扩场所、购设备、装系统、建制度,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软硬件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坚持从严治党 突出主体责任 交易环境更加清廉
加强廉洁教育,促进干部自律。从提高廉洁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入手,扎实开展了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干部职工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特别是对在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工作的干部职工,多次组织开展廉洁提醒谈话活动,明确廉洁交易的基本要求,对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提醒,打好“预防针”,架起“高压线”。
实施廉洁清单,拧紧责任链条。建立了党组及其成员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纪检监察党风廉洁建设监督责任清单。主体责任清单共5类22项,监督责任清单共6类26项。同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层层签订反腐败和党风廉洁建设责任目标,将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做到党风廉洁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强化风险防控,营造良好环境。坚持“让权力退出,靠制度运行”,以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市公管办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每名干部职工、每个科室围绕排查权力风险、业务风险和法律风险“三项风险”,累计查找各类风险点120个,制定防控措施133个,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将权力关在笼子里,有效实现了防控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本版图片由市公管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