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永强
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杨庄村,一封求助信救了孩子一条命的事在当地传为美谈,这件事情的主角就是该村第一书记王向东。
2016年4月2日,该村3岁男孩杨玮祺患重度肺炎,住进了市妇幼保健院。由于其家庭困难,父母无力承担全部医疗费用,想到该村第一书记王向东是市妇幼保健院党办主任,便写信向他求助。在王向东的帮助下,杨玮祺不仅得到了有效救治,而且医院为他减免了2000元医疗费,还为他捐了1350元钱和营养品。
王向东的及时援助,不仅拯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还使一个家庭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命运。对于王向东来说,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村里有病人或产妇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他总是跑前跑后地张罗。有一位贫困村民因骨折住进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他想方设法地积极协调,最终帮助这位村民减免了5000元住院费。自2015年8月担任杨庄村第一书记起,村民的大情小事都装在了他的心里。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向东从进入杨庄村的第一天起,就积极准备自己的帮扶计划。从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为摸清村情民意,掌握贫困情况,带领群众致富,他的足迹遍及杨庄村的每一个角落。
长期以来,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王向东深知,要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必须先从改善生活环境入手。为此,他向市妇幼保健院申请了近4万元资金,将村里道路两侧的墙面粉刷一新,新建了文化墙和健康知识宣传栏。
农村要想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领导。为了改善党员群众的工作环境,他向市妇幼保健院申请了3万元资金,将村活动中心装修一新,配备了新的会议桌椅、电脑、空调等。
医疗条件差、就医看病难等问题影响着村民的健康。进驻杨庄村后,王向东始终不忘医护工作者的职责。为了改善杨庄村的医疗状况,他申请专项资金为村里建了一所标准的村级卫生室,并多次联合该院妇、产、儿、内科专家入村免费义诊,免费为村民赠送药品,宣传健康知识。在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王向东还多次联合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慰问该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等,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
任职一年多来,王向东凭着踏实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