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 阳 城 上一版3
瑶池队里春风细(国画)
青龙峡:山水课徒稿(组诗)
公 示
游青龙峡欢饮得句
春雪三首
雪天忆旧
既生亮 何生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雪天忆旧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窗外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在白茫茫的世界里,多姿多彩的景物变得单纯了,喧闹的世界好像也安静了。看着雪景,我心里会感到少有的轻松宁静。这种感觉,从童年起就一直伴随着我。

  那些年的冬天,下雪的次数好像比现在多,雪量也大。雪化时,屋檐上挂的冰凌又粗又长。童年时,我穿着厚厚的棉祅、棉裤、棉鞋。布棉鞋不能踩雪,时间一长鞋底就湿了。手脚经常冻伤,遇热后又痛又痒。

  家里的门窗不严实。冷风不时地从门缝涌进。窗外边刮大风,屋内刮小风。生个小煤炉,屋里大也不暖和,手脚都感到冷。为了防脚冷,我常常用旧衣服把从膝盖以下缠住,让脚面以上有衣物覆盖,这才好些。但是要看书、写字,不能戴手套,只能不时地把手抄进袖里暖一暖。听说白酒能御寒,雪天上学前我会偷偷喝一口焦作大曲,也管不了什么用。晚上被窝很冷,脚到天明了,还没暖热。早上不愿起床,穿衣服,感觉衣服也很冷。那时没住过有暖气的房子,似乎冬天应该这样。

  那时饭能吃饱。炖一只鸡,全家人吃,汤还要下面条或泡馍用。过年,吃得很简单。无非是猪肉萝卜馅饺子、炸牛肉丸子、炸豆腐块、芝麻排叉、炸红薯块、炸带鱼块。凉菜主要是莲菜、芹菜。面食有馒头、豆包、素包子、肉包子。粉条、白菜、丸子混合在一起的熬菜,出锅时热气腾腾。客厅的八仙桌,过去看它很大,现在才意识到,它比我现在的办公桌还小。那上面放两瓶“名酒”焦作大曲、张弓大曲,摆上一盘带壳的炒花生,一盘黑皮的煮西瓜子,一盘水果糖,一盘油炸食物。烟台出的北极星座钟,摆在桌子中间,每半个月要给它上一次弦。毛主席像贴在八仙桌上方的墙上,配着“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牢记共产党”的对联。这是当时过年的“年画”。

  冬天,孩子们最喜欢下雪。打雪仗,堆雪人,玩滑雪,是大自然馈赠给孩子们的礼物。小学时有个阶段,孩子们流行玩用自行车链、铁丝、皮筋做的打火柴枪。我自己做了一把,给弟弟也做了一把。下雪天的傍晚,我和弟弟在拆车链圆孔中的链轴时,我用力偏斜,冲击链轴的锥头滑到弟弟按车链的手指上,顿时鲜血直流,疼得他哇哇大哭。因为怕父母知道,偷偷地给他手上擦了碘酒,包扎起来,哄他说没有大事,很快就好。还叮嘱他每天抄着手,不能让父母看见。为了不让他说,我送了他一把小刀。那是我在工厂学工时,自己操作电砂轮做的。但是,父母知道后还是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还好,伤口真像我说的那样,很快愈合了。那时,除了玩,我很想学一些乐器。到城中心的百货大楼买了一支竹笛,摸清了音符和笛孔对应的关系后,独自坐在院里的石头上,兴趣盎然地练习吹奏歌曲。一个多月下来,居然能连贯地吹出几首革命歌曲,很有成就感。我也想学绘画,照着连环画描了一阵,感觉自己缺少天分,便放弃了。

  我11岁的那个春节,顶风冒雪来到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山河新貌》四张条屏。画的是四季景物,有稻田、山区水电站、红旗渠、梯田等。父亲说,你可以把看画的感想写下,作为作文练习。这是我为了写东西,第一次详细观察中国山水画。那时不懂画画需要构思布局,更不懂笔墨技法,只是先看画面上有什么内容,然后再想画这些想说明什么?想多写几句话,我把每一幅反复仔细观看,力求把上面的人和物都看出来。凭着这些内容,用当时知道的写作手法,写出几段陈述性的文字,作文即算完成。写作中,对自己造出的句子中用了几个新成语,还很得意。那时,大家认为写作中用得成语多,就是好作文。这种观念,直到初中,我看了许地山《落花生》一文,又听了父亲的讲解,才改变。父亲说,好的文章必须先有好的架构,按照人们的说话习惯,有层次、有顺序,讲清楚一种道理和一件事情。之后,再寻找那些恰当的好句子、好词语,才能让文章添彩。再往后,又知道,能用最简单、最通俗的字句讲清楚的意思,就不必用复杂生僻甚至华丽的字词来表达。现在早就忘了当时用了哪些成语,但是那四张条屏的大致画面还能想起来。我感到那些画卷富有朝气,不像现在许多山水画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时代感。还有更可笑的,那时我竟认为,中国山水画是对当地景物的真实描绘。如果到那里,我会看到和画上一致的景观。我后来到苏州寒山寺,想起少年时看到书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图,才意识到自己对中国传统绘画是多么外行。伴随这个观念的还有:我们家乡附近是没有美景的,美景都在我没去过的远方,在那些地方生活才是快乐的。如东北的大森林、内蒙古的大草原,四川的都江堰、峨眉山,毛主席到过的井冈山、北戴河等,反映这些景点的画卷,常常让我陷入遐想:远方有美景,美景中才有美好的人和物,长大要到远方生活和工作。多么单纯幼稚的想法!但是,也是这个想法让我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到远离家乡的地方上大学。

  年少时节,我对动物花草很感兴趣。冬天麻雀落在院子里的树上。大雪覆盖大地,这些鸟儿找不到食物,瑟缩地栖息在树枝上,除了早上它们欢叫一阵外,整天不声不响。在饥饿和寒冷的侵袭下,有鸟儿从树上掉下。捡起来,发现它们已饿得干瘦,身体虽然有点暖意,但是已经闭上眼不能动了。于是,我就扫出一片雪地,撒些小米、大米,人离开后,它们就飞下来吃。我和弟弟还用筐扣了两只,把它们拴起来后,它们却不吃不喝,只好放了。养不成鸟,就开始养鱼。养鱼没有玻璃鱼缸,就把它们放入和面的瓷盆和洗脸盆里,摆在荫凉的地方。每天喂一点馒头渣和剩米粥,就能活得很好。但是,忘了这点,什么食物都想喂一点,有的鱼就撑死了。黑红龙井和红龙井,不怕冻,下雪天盆里水面结上一层薄冰,依旧能在水底缓慢游动。此外,我还养兔子。用砖垒个兔窝,晚上它自己会钻进去。为了养好它,我专门买了一本《怎样养兔》,认真反复地研读。雪夜灯下,一个不大的孩子,坐在桌旁,聚精会神地阅读养兔的书,思考着怎样把兔养好。这样的情景想起来,也很有趣。对小动物和花草的兴趣,以及其他很多童年时的兴趣爱好,直到今天我大都依然浓厚。这无疑是少年时的经历,为我以后的生活备下的调味品。

  上初中后,放学回家途经人民公园,我很喜欢雪天公园里空旷安静的环境。一次放学,雪还下着。我想到凉亭下看雪景。有个老人也来此闲坐。我朝他微笑地打了招呼。他抽着烟,问我是哪个学校的,多大了?然后给我开玩笑,出道数学题,要考考我。我讲了两种计算方法。他听后说,问过不少同龄的孩子,很少有答对的。我讲的两条思路中,有一条思路他也没想到。他夸我爱动脑子,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件事使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此,我对学校的课本产生了兴趣,逐渐退出同龄孩子打打闹闹的游戏。放学后,我经常独自一人钻在屋里看书,不仅看眼下上课用的课本,还把过去的旧课本,也找出来看。邻居问,怎么经常看不见我?父母说,他现在不爱出来了。老师也说我,知道学习了。我感到自己的兴趣确实变了,空闲时爱独自想一些问题,有时沉浸在书本里,忘却了一切。两个弟弟还是每天在外疯玩,到吃饭时也不回来。我找到他们,揪着他们的耳朵,训斥他们:光知道玩,不干一点正事。我不玩了,也不让他们出来玩,要求他们在另一间屋里学习。他们有时偷偷下棋。因为发生争吵,惊动了我。我讲大道理教育他们,有时还外加一点肢体教育动作。大孩子教育小孩子,轻重把握不住。一次,我小弟弟的脑袋被我用鸡毛掸敲后,哭着说,看我长大怎么收拾你。

  1980年暑期后,我远离家乡来到北大燕园,毕业后做理论杂志编辑工作。现在,新景发旧思。念及年少时,如果我不被书本所吸引,走上了思想理论工作的道路,会像许多家乡人一样,不会以专注地思考思想理论问题为快乐,更不会以不从事理论研究职业而遗憾。雪天读书,多年来成为我冬日生活的乐趣。人生的画卷,有了“映雪而读”的一页,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杨柏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