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在市会议中心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第二次推进会议上,给与会的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以及市、县两级涉农部门和帮扶单位负责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市委书记王小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的重要讲话,还有我市脱贫攻坚2016年考核的评估情况通报,更有中站区龙翔街道、马村区演马街道主要负责人在会上的表态发言。
在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上被通报并作表态发言,为何?原来,在去年我市对脱贫攻坚工作的5次督查暗访、年度考核评估中,龙翔街道宣传氛围不浓,龙洞村一户居民公示人口、明白卡、入户登记数字不统一;演马街道前夏庄村一户居民脱贫审批表与收入情况统计表数据不一致,且有涂改现象。
记者注意到,被通报的不止龙翔街道、演马街道,博爱县寨豁乡探花庄村、沁阳市常平乡前和湾村、修武县五里源乡西板桥村也分别因农户明白卡登记不准确、登记人均纯收入与实际收入差别大、登记生产性收入与实际不符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退出程序不够规范被通报。
基础工作做不好,就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病情都没弄清楚,怎么精准施药治疗,尽快消除病症?看似基础工作没做好,其实反映出来的,是我们各级干部的责任心问题、作风不扎实问题。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精准扶贫只能是写在纸上、说在口上,最终可能会出现数字脱贫、假脱贫。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更是政治责任。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如果在精准上不能很好地对标,脱贫攻坚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今年我市要完成2.37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群众,脱贫任务非常艰巨。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量、更硬的措施、更实的作风,精准发力,科学施策。
“要坚持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抓好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抓好脱贫成效的审核把关,决不允许弄虚作假、数字脱贫。”会上,王小平的话掷地有声,语气严厉。
记者了解到,会议决定在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还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进展慢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力而出现问题的严肃问责。希望类似致贫原因不清楚、登记造册不规范、帮扶措施不明确、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不一致等不良现象在我市的脱贫攻坚中销声匿迹,也希望我市各级干部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真正负起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党性,拿出真心、付出真情,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早日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