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政府工作报告
小部门在跻身“第一方阵”路上大作为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部门在跻身“第一方阵”路上大作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②)丰产期每亩收入预计3000元~5000元。“一滩”即滩区脱贫模式,就是在黄河滩区种植“四大怀药”,由香港保和堂在温县所办企业以保底价收购,确保残疾人获得稳定利润。市残联依托高峰合作社对残疾人培训种植技术,市、县两级残联按1∶1的比例补助扶持残疾人一定资金。目前,种植“四大怀药”的残疾人家庭已有66个。“一陵”即陵区脱贫模式,就是在孟州市西部陵区乡镇种植油料牡丹。目前,种植油料牡丹的残疾人家庭有304个,面积1141.3亩,每亩收入3000元~5000元。“一园”即园区脱贫模式,就是依托博爱县天赐合作社建立平原地区立体高效农业示范园。目前,该合作社已带动332个残疾人家庭种植杭白菊,间作小麦、辣椒,去年104个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一网”即电商脱贫模式,就是依托腾云电商园建立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着力打造“互联网+残疾人”需求服务平台,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盲”即盲按脱贫模式,就是依托整合特教学校资源,组织盲人开展保健按摩技能培训。目前,市残联已与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的按摩机构签订协议,输出70余名盲人到这些地方就业,初期月收入2000元~2500元。这六大脱贫模式被中国残联称为“焦作模式”,并在全国残联系统推广。去年6月,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焦调研期间,对市残联建立实体培训基地,实现创业就业、精准脱贫致富的特色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在去年中国残联的郑州会议上,焦作被特邀作典型发言。在今年2月中国残联的就业服务工作深圳会议上,焦作是全国唯一被表彰的市级单位。

  (二)系统虽小,但干事创业劲头大。市残联编制12人,实有9人,各县(市)区以及乡镇(街道)残联干部人数更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系统。在外人看来,这个处于“边缘”的小系统清闲、舒服,是个“混日子”的好地方。但调研组所到之处,切身感受到残联系统干部工人干事创业的蓬勃激情和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那种精气神颇有亮剑的气势。2014年,新一届市残联班子组建后,牢固树立“把冷板凳坐热、二线部门一线干”的理念,按照“弱势部门精神不能弱、斗志不能弱、干劲不能弱、作风不能弱”的指导思想,贴近中心、融入大局,找准结合点、发力点和突破点,尽职尽责、勇于担当,不仅自己真抓实干,而且影响和带动全市残联系统共同干;不仅圆满完成省残联部署的分内任务,而且主动投入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存在感越来越强。通过创新建立每周工作排名竞争机制,开展争创“工作先锋”“文明标兵”“智慧之星”三项活动,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迸发。通过弘扬“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作风,在全系统叫响了“敢想第一、敢干第一、敢当第一”的口号。仅去年,市残联主要领导下县(市)区调研33次,外出考察49次,历时200多天;其他党组成员不辞辛劳,是全市各个培训扶贫基地、康复中心的常客。在市残联的带动下,各县(市)区残联也不甘落后、明争暗赛,形成了干事创业、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各乡镇(街道)残联专职委员有的只拿700元的月工资,但干劲十足、无怨无悔。通过残联工作者的艰辛付出,残疾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全市助残扶贫工作亮点频现,如探索构建了市县乡一体联动的大康复格局,建设了豫北第一、全省一流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残疾人心理辅导站,在全省介绍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经验,在省第六届残运会上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职能虽小,但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大。残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残疾群众的生活质量。市残联始终牢记使命,把残疾人当亲人,把残疾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残疾群众的心坎上。在残疾人就业问题上,市残联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脱贫与脱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外援与自立相结合,带领全市残联系统人员走村串户、不厌其烦,逐一“拜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发动他们参加技能培训,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激励他们正确对待命运、坚定生活信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特别是引导盲按学员克服恋家关、吃苦关、生活关、语言关、世俗关,大胆外出就业,实现了像正常人一样自食其力的梦想。通过全市残联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批批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的精神面貌、技能水平和创业就业能力由弱变强,靠自己的劳动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比如,市残联着眼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依托沁阳市文佩饰品扶贫示范基地举办助残培训班,71名过去吹牛聊天、无事可做的残疾人被培养成了致富能手;市残疾人电商培训就业基地培训的轮椅学员翟斌斌业余收入超4000元,加之其与爱人共同创业开店,月收入超过1万元。调研过程中,残疾群众谈得最多的是对党委、政府的感恩感谢,一致表示“对未来生活有信心”“残联是真正的扶贫,是一次扶贫、永不返贫”。

  思考与启示

  去年,市委书记王小平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要把事情做到最好,为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争作贡献。市残联正是始终追求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才一举扭转了长期落后的被动局面,取得了综合排名全省前列、特色工作叫响全国的好成绩。如果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能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都能像市残联一样提前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必将加快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进程,焦作在中原崛起中也必将更加出彩。分析市残联的工作,以下四点值得认真总结:

  第一,谋全局、抓大事,是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为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贡献的基本前提。胸中有全局,才能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确保在正确的路上做正确的事。当前,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是全市的中心和大局。在调研座谈交流中,残联系统干部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始终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如何更好地发挥部门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这一主题来展开,彰显了残联人胸中有全局、心中有百姓的情怀。为了早日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补齐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短板、不拖全面小康建设的后腿,市残联坚持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紧紧围绕精准脱贫这个着力点,找到了“六大脱贫模式”这个最佳切入点,推动扶贫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架起市场主体和贫困残疾人之间的桥梁,推动实现残疾人精准脱贫。与贵州“老干妈”、香港保和堂(温县)、华道数据处理等公司合作,为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谋求了新的发展空间。市残联看似一个与经济发展无关的部门,却能站位全市大局,引进、带动了一批让经济部门也眼红的好项目,不仅让贫困残疾家庭走上了致富路,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推动我市转型发展的“加速剂”。在建设“四个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只有职责分工不同,没有大小部门、冷热部门之分,也没有主角配角、一线二线之分,更没有“观众席”和“局外人”。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应像市残联一样,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与全市全省全国大局紧密联系起来,站位大局、融入全局,推进工作、展现作为,积小胜为大胜,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找事做、要事干,是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为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贡献的关键所在。找事做、要事干是责任文化和担当精神在我市残联系统的生动体现。市残联干部完全可以清闲度日,却选择了务实担当;也可以按部就班仅仅完成本职工作,却选择了主动作为,甚至把工作“触角”延伸到职责范围之外。他们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顺应形势提出了新思想、大手笔、实打实、都叫好的“新大实好”四字工作方针,切实把残疾人民生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残疾人就业培训,残联干部坚持不懈去动员;残疾人思想有波动,残联干部第一时间靠上去做工作;残疾人外出就业,残联干部千里迢迢去回访。正是他们牢固树立“配角唱好主角戏”的理念,前瞻性做好基础信息调查等各项工作,才推动“两项补贴”发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正是他们敢为人先,大胆将培训残疾人就业扩大到促进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创业、脱贫致富上,才开创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局面。正是他们不仅“求己”,还放低姿态去借力“求人”,积极主动与市人社局、市农林科学院等6个部门以及11个县(市)区对接,千方百计将残疾人工作融入市、县两级工作的大盘子,才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力共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市残联的实践证明,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在于“主动”二字,主动才能把握先机、攻坚克难、有所作为,小单位只要用心谋划、专心做事、真心服务,同样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今年,我市将举办“一赛一节”,开展“四城联创”,加快推进“双十工程”和“县城建设提质工程”,特别是南水北调城区段征迁、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环保攻坚等重点工作,大事多、要事多、难事多。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全市上下主动配合、协同发力。全市各级各部门都应像市残联一样,心怀对焦作和焦作人民的大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和敢破敢立的勇气,不图清闲、主动担当,多想事、肯做事、敢干事,面对困难敢亮剑,面对机遇敢决断,面对责任敢担当,加强沟通配合,加强对接协作,共同推动焦作各项事业发展。

  第三,勇争先、创一流,是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为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作贡献的核心要义。“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是市残联工作的总体定位,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市残联把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作风上体现“五从”(从高、从严、从大、从实、从快)要求,工作上坚持“五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奉献善心爱心,最大限度务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最大限度让党和政府的政策资金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最大限度让残疾人得实惠,最大限度使每个残疾人的状况早改变一些、快改变一些、多改变一些),事事争一流、样样争前列、项项创第一,以一流目标激发出一流干劲,以一流干劲创造出一流业绩。调研中,残联系统干部工人总结工作如数家珍,谋划未来大气高远,跳出焦作、立足河南、放眼全国,境界高、底气足,话语里体现着不甘落后、竞相赶超、无往不胜的高昂斗志。一个“小部门”尚能有如此大的作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更应该牢固树立争先意识,按照“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的目标定位,拉高工作标杆,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干到极致。各县(市)区应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审视自己,以实施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与先进地区比项目建设、比招商引资、比创新驱动、比质量效益。广大企业家应以干大事、创大业和办大企业、当大老板的气魄,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老大”,把本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第四,钢班子、铁队伍,是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为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贡献的根本保证。事在人为,业在人创,人在精神。市残联的工作之所以成效显著,最根本、最重要的经验是做活了人的文章、激发了人的斗志。他们坚持把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摆到突出位置,开展周排名竞争和“三个争创”活动,提出思想境界、目标追求、心胸气魄、精神状态、理念思路、标准要求、效率力度、作风成效、表率作用、形象反响“十个不一样”,看工作论英雄、以实绩比高低,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争先恐后、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和自我加压增动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状态,从市残联到基层残联、从班子到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反观全市,从平时掌握和近期暗访情况看,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庸懒散”现象依然存在;个别部门得过且过,习惯于守摊子、做样子、混日子;少数干部作风散漫、纪律涣散,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等,这些问题与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格格不入。目前,我市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目标任务也很明确,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都应像市残联一样,更加注重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工作作风建设,以钢班子带出铁队伍,特别是一把手要发挥好“火车头”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研究谋划工作、带头抓好工作落实、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变“给我上”为“看我的、跟我上”,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的生动局面,让党员干部群众看到决心、增强信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精神,对看准的事情、认准的路子、决定的工作,雷厉风行、快速推进,在本职岗位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