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致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焦作工业再出发。
佰利联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开了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先河,不仅大大降低了“三废”排放,还通过实施富钛料项目、钛石膏制砖项目,实现了循环发展,打破了企业发展瓶颈。日前,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在我市调研时,对佰利联转型升级的做法大加赞赏。
蒙牛乳业入驻焦作以来,依托乳制品生产主业,积极推进种植养殖、冷链运输、物流包装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乳制品产业集群。
多氟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了由氟化工向新能源的成功转型。多氟多以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千吨级晶体六氟磷酸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园项目、年产3亿AH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项目为抓手,致力技术创新,从氟化工向新能源进军,从生产电池材料到生产电池产品再到发展电池产业,从生产电动部件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拥有市场话语权,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而今,和佰利联、蒙牛、多氟多一样,一批志存高远的工业企业正奋进在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征程上。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目前,蓝图正在铺开,项目正在谋划,措施正在发力,前景无限美好。
焦作因煤而立、因煤而兴,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焦作自我加压,不断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如今,焦作已成为一个产业结构优化、工业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
然而,在焦作工业经济不断成长的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焦作的传统工业多数居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不少产品粗、低、重、耗,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焦作的新兴工业“小荷才露尖尖角”,虽然前景无限广阔,却依然稚嫩,远未长成“参天大树”;焦作众多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拉大了焦作工业发展空间,但产业集聚的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
与先发地区比,焦作工业已少了骄傲的底气;与周边兄弟城市比,焦作工业更多了迫在眉睫的压力。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步入调整期,在外部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交互影响下,在产业结构失衡、竞争优势弱小的重叠作用下,焦作工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那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作为焦作经济的基石,焦作工业如何加快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加快实现产业层次由低向高转变、产业链条由短到长转变、产业形态由散到聚转变,构建起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如何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把“焦作制造”升级为“焦作制造+焦作创造”?
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目前仍然是焦作工业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的企业已经化茧成蝶、脱胎换骨,但有的企业仍然举步维艰、坐困愁城。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体制更活、机制更灵、效率更高、转型更稳?如何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身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放大自身优势,完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整合发展?
新常态下,焦作工业经济走到了一个矛盾交织、困难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
新常态是困难期,也是机遇期、分化期,关键看是否对大势把握得准、思路理得清、转型谋划得好、动力转化得快。
为准确找到制约企业发展的症结,市委书记王小平先后走访了佰利联、博奥生物、金箍制动、容生制药、江河纸业等十余家企业,进车间、看产品,听意见、问建议。
市委主持召开工业产业发展座谈会,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谈现状、理思路、想办法,讨论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特点、亮点、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发展举措。在随后召开的全市工业大会上,王小平代表市委、市政府一锤定音: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都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头等大事、放在重要位置,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重振工业雄风,真正让工业在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
转型升级,借力聚势开启新征程。尽管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和资源枯竭影响,焦作工业经济总体下行压力较大,但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发展基础依然较为坚实,工业对GDP和税收贡献大、知名企业数量较多、产业门类较全、经济外向度相对较高。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全市活跃着一支脚踏实地的企业家队伍和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这是焦作工业强市战略的实践者和主力军。
立足对当前形势的科学研判,把工业发展现存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业强市战略的良好态势,焦作正多点发力。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实现工业强市要向项目要发展动力。总投资460亿元的110个工业重点转型升级项目将加快推进,多氟多3亿AH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佰利联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等21个重大工业项目将被重点推进。
改革是活力之源,加快结构调整要向改革要发展活力。做好调优存量、做强增量两篇大文章,焦作将实施“工业转型升级800行动计划”,推动工业十大产业提质发展,推动产品由粗向精、产业由散向聚转变。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步子会越来越快,而通过3~5年的努力,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焦作新的支柱产业。
企业不少但龙头企业不多是焦作工业的短板,向规模要实力,焦作将支持“双50”企业加快发展,在每个产业重点扶持1~2家骨干企业,帮助其开拓市场、整合资源。支持部分拥有核心技术和完整产业链的龙头骨干企业组建集团。
借力聚势,焦作站在了工业强市的新起点。产业体系完善、产品门类齐全、技术基础较好、配套能力较强,焦作工业已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有自信、勇担当、肯实干,假以时日,定能助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