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浙江省政府晒出首批4096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今后,群众和企业只要办理清单内的事项,如果材料齐全,到政府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即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这项由该省省长车俊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工作,旨在倒逼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社会活力。
“最多跑一次”获公众点赞,从一个侧面说明以往群众或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难。曾有媒体爆料,全国人大代表、大同煤矿集团董事长张有喜为同忻煤矿办理审批事项时,跑33个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出147个文件,盖205个公章。全国人大代表办手续尚且这样难,一般群众就更难了。
“最多跑一次”获公众点赞,还从一个侧面说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薄弱,不敢担当、推诿扯皮。正因为以前是“跑多次是常态,跑一次是例外”,所以才使“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成了新闻事件。那么,在“最多跑一次”获点赞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一下还有没有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的空间。一是这份“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中,还有没有冗余无用的手续可以彻底革除?二是“最多跑一次”的前置条件是材料齐全,这些必须“齐全的材料”需要办事人跑几次才能获取?三是那些没有列入项目清单的事项,能不能也详细规定“跑几次”才能办妥?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政府对老百姓的郑重承诺,它的核心意义不仅是“最多跑几次”,而是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融入工作的各个细节,让百姓办事更容易。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记住,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那是赋予你的责任,就像手脏时要洗一样理所当然;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你就是崇高的,你将享受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